(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辟支佛:(pì zhī fó)佛教中指通過自己的努力覺悟的佛陀,與通過教化他人覺悟的佛陀(如釋迦牟尼)不同。
- 薄伽梵:(bó jiā fàn)佛教中對佛陀的尊稱,意爲「世尊」。
- 舍利:(shè lì)佛教中指佛陀或高僧圓寂後遺留下來的遺骨或骨灰。
- 劫:(jié)佛教中指極長的時間單位,一劫相當於無數年。
翻譯
自從參悟了佛陀的教誨,我後悔曾經追求成爲辟支佛。 舍利又算得了什麼呢,不過是億萬年前的一塊枯骨。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佛教教義的深刻理解和自我反省。詩人通過對比「薄伽梵」(佛陀)和「辟支佛」,表達了對佛陀教誨的尊崇以及對個人修行道路的反思。詩中的「舍利何足言,劫前一枯骨」則進一步以舍利爲例,批判了對物質遺蹟的過分崇拜,強調了佛教中對精神覺悟的重視。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體現了詩人對佛教哲理的深刻領悟和獨到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