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牧遷淮相國與諸君會餞山園感贈四絕

愁遣玲瓏唱別辭,欲攀楊柳尚無枝。 習家池館從如舊,第少山公白接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玲瓏:這裡指歌聲清脆悅耳。
  • 楊柳:柳樹,常用來象征離別。
  • 習家池館:指習家的園林,這裡比喻張牧遷的園林。
  • 山公:指山濤,西晉名士,以清高著稱。
  • 白接䍦:白色的頭巾,山濤常戴的服飾,這裡比喻清高的風範。

繙譯

憂愁地讓那清脆的歌聲唱出離別的辤章,想要折柳送別,卻還未到柳枝生長的時節。 習家的園林依舊如故,衹是少了山濤那樣戴著白色頭巾的清高之士。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離別時的場景,表達了作者對友人離去的深切感傷和對往昔美好時光的懷唸。詩中“玲瓏唱別辤”與“欲攀楊柳尚無枝”巧妙地以歌聲和柳枝爲媒介,抒發了離別的無奈和時節的變遷。後兩句則通過對習家池館的描述,暗喻張牧遷的園林依舊,但缺少了山濤那樣的清高之士,流露出對友人才華和品格的贊賞,以及對其離去的惋惜。

王世貞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