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袁子年守青州蓋僕三十年宦遊地也曾題詩刻石雲門山侍御毛君近爲亭覆之

曾憶東方千騎尊,羨君仍擁五熊幡。 城西澠水能爲酒,檻外雲山可作門。 避舍蓋公應自好,觀風季子欲誰論。 如聞臺使豋臨地,洗石重拈舊墨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東方千騎:比喻高官顯貴。
  • 五熊幡:古代一種象徵權力的旗幟。
  • 澠水:古代河流名,位於今山東省。
  • 檻外雲山:指遠處的山景。
  • 避舍蓋公:指避讓賢能,讓位給賢者。
  • 觀風季子:指觀察風俗,瞭解民情。
  • 臺使:指朝廷派出的使者。
  • 洗石重拈舊墨痕:指清洗石頭,重新觸摸舊時的墨跡。

翻譯

曾記得在東方,千騎隨行,尊貴無比,羨慕你依然擁有五熊幡的權力。 城西的澠水可以釀成美酒,檻外的雲山美景可以作爲門戶。 避讓賢能,蓋公自是好意,觀察風俗,季子又想與誰討論呢? 聽說朝廷的使者曾登臨此地,我清洗石頭,重新觸摸舊時的墨跡。

賞析

這首作品回憶了作者在青州(今山東境內)的官宦生涯,表達了對友人袁子年赴任青州的羨慕與祝福。詩中運用了「東方千騎」、「五熊幡」等象徵權力和尊貴的意象,以及「澠水」、「雲山」等自然景觀,展現了作者對往昔歲月的懷念和對友人未來的美好祝願。末句「洗石重拈舊墨痕」則透露出對過去記憶的珍視和對未來的期待。

王世貞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