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甲子重開十六齡:指六十歲之後又過了十六年,即七十六歲。
- 祥鸞:傳說中的神鳥,象徵吉祥。
- 衲子:指僧人。
- 金緋:指官服,這裏代指做官的兒子。
- 視膳:古代子女侍奉父母的禮節,指問候飲食。
- 蘭玉:比喻優秀的子弟。
- 南極稱籌者:指南極仙翁,古代神話中的長壽象徵。
- 客星:古代指突然出現於天空的星星,常用來比喻隱士或長壽之人。
翻譯
七十六歲的壽辰再次來臨,他的形象如同祥瑞的鸞鳥,氣質高雅如仙鶴。 各地的僧人都稱他爲佛,一縣的孩子中有一半都姓邢。 他的兒子穿着官服回家侍奉他,庭中盡是優秀的子弟。 試問南極仙翁那樣的長壽之人,也不過是江湖中的老隱士。
賞析
這首作品讚美了邢封君的高壽與家族的興旺。詩中,「甲子重開十六齡」直接點明瞭邢封君的年齡,而「祥鸞爲德鶴爲形」則用神話中的祥瑞之鳥來形容他的德行與氣質。後文通過描述僧人對他的尊敬、家族的繁榮以及兒子的孝順,進一步展現了邢封君的尊貴與福澤。結尾以南極仙翁作比,暗示邢封君如同隱居江湖的長壽之星,寓意深遠。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
王世貞的其他作品
- 《 子念事解後以酒慰勞得二章 》 —— [ 明 ] 王世貞
- 《 野田黃雀行 》 —— [ 明 ] 王世貞
- 《 人日得毛侍御秋中貴竹書有感卻寄 》 —— [ 明 ] 王世貞
- 《 吳江趙令君特訪我吳閶走筆得二絕句贈之 》 —— [ 明 ] 王世貞
- 《 白河道中 》 —— [ 明 ] 王世貞
- 《 中秋夜從侍御饒公登明遠樓二首 》 —— [ 明 ] 王世貞
- 《 林公勵志薰脩七日不食走筆問之 》 —— [ 明 ] 王世貞
- 《 於鱗有重寄餘兄弟作再答 》 —— [ 明 ] 王世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