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榴花:石榴花。
- 乳燕:小燕子。
- 角黍:糉子,端午節的傳統食品。
- 蒲觴:用蒲葉製成的酒杯,這裏指端午節時用來飲酒的器具。
- 次第:依次。
- 薦:祭祀。
- 三閭:指屈原,因其曾任三閭大夫。
- 獨醒人:指在衆人皆醉的情況下仍保持清醒的人。
翻譯
石榴花開,小燕子也各自展示着新生的活力,糉子和蒲葉酒杯依次擺放在桌上。 祭祀完屈原後,我自嘲地笑了,這一生恐怕難以成爲在衆人皆醉時還能保持清醒的人。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端午節的景象,通過「榴花」、「乳燕」、「角黍」、「蒲觴」等意象,生動地再現了節日的氛圍。詩人在祭祀屈原之後,表達了一種自嘲的情緒,認爲自己難以做到像屈原那樣在世俗中保持清醒和獨立。這種情感的表達,既體現了詩人對屈原的敬仰,也反映了他對現實世界的深刻認識和無奈。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是一首優秀的端午節題材詩歌。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
王世貞的其他作品
- 《 青陽度 》 —— [ 明 ] 王世貞
- 《 閒居無事偶億古人恆語成聯者因以所感足之不論其合與否也 》 —— [ 明 ] 王世貞
- 《 海鹽石堤與周生輩觀日出作 》 —— [ 明 ] 王世貞
- 《 莫愁樂 》 —— [ 明 ] 王世貞
- 《 送艾教授遷王官歸楚艾嘗爲邑令 》 —— [ 明 ] 王世貞
- 《 得子與書有賣田之耗用舊寄田字韻爲贈 》 —— [ 明 ] 王世貞
- 《 贈王吏部之子太學元禎 》 —— [ 明 ] 王世貞
- 《 趙承旨爲恭闍黎寫經畢以詩乞茶真跡在餘所戲代恭荅 》 —— [ 明 ] 王世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