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井訪友元王隱君次屠緯真韻

挾策躡青蒼,空山罕人跡。 藤蘿掛懸漫,古木壓危石。 仰望空翠中,靄靄孤雲白。 山阿靚以深,幽人此棲息。 煙霞幻奇境,杳與塵世隔。 鬆隙闢甕牖,湖光蕩虛壁。 趺坐一蒲團,心猿調定力。 欲叩元中元,象罔渺然測。 清言互酬應,嵐氣忽雲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挾策:攜帶書籍。
  • 躡青蒼:踏着青色的草地。
  • 罕人跡:很少有人走過。
  • 藤蘿:一種攀援植物。
  • 掛懸漫:隨意懸掛。
  • 古木:古老的樹木。
  • 壓危石:壓在險峻的石頭上。
  • 仰望:擡頭看。
  • 空翠:天空和翠綠的景色。
  • 靄靄:雲霧密集的樣子。
  • 山阿:山腳。
  • :美麗。
  • 幽人:隱士。
  • 煙霞:山間的雲霧。
  • 幻奇境:幻化出奇異的景象。
  • :深遠。
  • 塵世:世俗的世界。
  • 鬆隙:松樹間的空隙。
  • 闢甕牖:開闢像甕口一樣的窗戶。
  • 湖光:湖面的光影。
  • 蕩虛壁:在空曠的牆壁上搖曳。
  • 趺坐:盤腿坐。
  • 蒲團:用蒲草編織的坐墊。
  • 心猿:比喻心神不定。
  • 調定力:調整和穩定心神。
  • 叩元中元:探求深奧的道理。
  • 象罔:比喻深奧難測的事物。
  • 清言:高雅的言談。
  • 互酬應:相互應答。
  • 嵐氣:山間的霧氣。
  • 雲夕:雲霧繚繞的傍晚。

翻譯

攜帶書籍踏着青草,進入人跡罕至的深山。藤蘿隨意懸掛,古樹壓在險峻的石頭上。擡頭望向天空和翠綠的景色,只見雲霧密集,孤雲潔白。山腳美麗而深邃,隱士在此棲息。山間的雲霧幻化出奇異的景象,與塵世相隔遙遠。在松樹間的空隙開闢出像甕口一樣的窗戶,湖面的光影在空曠的牆壁上搖曳。盤腿坐在蒲團上,調整和穩定心神。想要探求深奧的道理,但深奧難測。高雅的言談相互應答,山間的霧氣在雲霧繚繞的傍晚突然出現。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深入山林,尋訪隱士的情景。詩中運用了豐富的自然意象,如藤蘿、古木、孤雲等,營造出一種幽靜而神祕的氛圍。通過對山林景色的細膩描繪,表達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嚮往和對塵世的超脫。詩的結尾處,通過「清言互酬應,嵐氣忽雲夕」的描寫,展現了隱士間高雅的交流和山林間的變幻莫測,增添了詩作的意境深度。

安希範

安希範

明常州府無錫人,字小范,號我素。萬曆十四年進士。授行人,遷禮部主事,改南京吏部。二十一年疏請復高攀龍、吳弘濟官,以獎忠良,並嚴諭閣臣無挾私植黨。帝怒斥爲民。在家鄉參與東林講學之會。有《天全堂集》。 ► 10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