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馮職方擢尚璽北上

古道嗟誰振,清風嘆久淪。 屢聞懷壁罪,幾見卻金人。 課典推廉潔,君操邁等倫。 酌泉寧自滓,載石不羞貧。 累月食無肉,經年衣結鶉。 犢留風愧墨,雉狎俗知淳。 潘令文章重,馮君德化鈞。 仁深愛遺樹,宦拙積前薪。 駿譽今稱著,高才豈遽湮。 乍移司馬署,遂接珥貂臣。 侍從爐香近,聯班扆座親。 函開窺寶篆,佩委拂文茵。 祖帳猶殘臈,王程及上春。 梅花飛驛路,柳色轉江津。 惜別酒頻勸,相期語各真。 臨岐重惆悵,含意未能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jiē):嘆息。
  • 懷壁罪:指因擁有珍貴物品而招致的罪責。
  • 卻金人:拒絕賄賂的人。
  • 課典:指法律或規章。
  • 酌泉:比喻清廉自守。
  • (zǐ):污染。
  • 結鶉 (jié chún):形容衣服破舊。
  • 犢留風:小牛留下的風範,比喻廉潔。
  • 雉狎 (zhì xiá):野雞親近,比喻與世俗保持距離。
  • 潘令:指潘岳,西晉文學家。
  • 馮君:指馮職方。
  • 德化鈞:德行和教化都很好。
  • 積前薪:比喻官職低微,積累緩慢。
  • 司馬署:指官署。
  • 珥貂臣:指高官。
  • 聯班扆座親:與皇帝親近。
  • 寶篆 (zhuàn):珍貴的書籍。
  • 文茵 (yīn):文雅的坐墊。
  • 祖帳:古代官員出行時的帳篷。
  • 王程:指官員的行程。
  • 上春:初春。
  • 梅花飛驛路:梅花隨風飄落在驛路上。
  • 柳色轉江津:柳樹的顏色在江邊轉變。
  • 臨岐 (qí):在岔路口。

翻譯

嘆息古道無人振興,清風已久沉淪。多次聽說因擁有珍貴物品而招罪,卻少見拒絕賄賂的人。推崇廉潔的法律,你的操守超越常人。清廉自守,不使自己受污染,即使貧窮也不羞愧。長時間吃不到肉,衣服破舊如結鶉。小牛留下的風範讓人感到慚愧,野雞親近世俗卻知其淳樸。潘岳的文章受到重視,馮君的德行和教化都很好。深愛遺留下來的樹,官職雖低卻積累了前人的經驗。你的名聲現在已很顯著,高才不會被埋沒。剛移至司馬署,便接任高官。與皇帝親近,開啓函件窺見珍貴的書籍,佩戴的飾物拂過文雅的坐墊。帳篷中仍有殘留的臘味,官員的行程恰逢初春。梅花隨風飄落在驛路上,柳樹的顏色在江邊轉變。頻頻勸酒惜別,相互期待真摯的話語。在岔路口重感惆悵,含意未能完全表達。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對馮職方廉潔高尚品德的讚美以及對其北上任職的祝願。詩中通過對比古道的沉淪與馮君的清廉,突出了馮君的非凡品質。同時,詩中也流露出對馮君離別的惆悵和不捨,以及對其未來仕途的美好期待。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明代士人對清廉政治的嚮往和對友人的深厚情誼。

安希範

安希範

明常州府無錫人,字小范,號我素。萬曆十四年進士。授行人,遷禮部主事,改南京吏部。二十一年疏請復高攀龍、吳弘濟官,以獎忠良,並嚴諭閣臣無挾私植黨。帝怒斥爲民。在家鄉參與東林講學之會。有《天全堂集》。 ► 10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