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泰昌帝:明光宗朱常洛的別稱,明朝第14位皇帝。
- 賓天:古代稱帝王去世的婉辭。
- 安希範:明代詩人。
- 邸報:古代官方的通報,類似於現代的新聞公報。
- 沾襟:淚水沾溼衣襟,形容極度悲傷。
- 受遺元老:指被皇帝遺命輔政的老臣。
- 增秩:增加官職的等級或俸祿。
- 進藥鴻臚:指負責進獻藥物的官員,鴻臚是古代官名,負責禮儀事務。
- 賜金:賞賜金錢。
- 權奸:指有權勢的奸臣。
- 寒心:感到失望、痛心。
- 摧頹羽:比喻受到挫折或打擊。
- 中夜:半夜。
- 哀鳴:悲傷地鳴叫。
- 故林:原來的樹林,比喻故鄉或舊居。
翻譯
北望愁雲,心中的恨意難以抑制,每當聽到官方通報的消息,淚水就不禁沾溼了衣襟。那些被遺命輔政的老臣們得到了更高的官職,而負責進獻藥物的官員也獲得了金錢的賞賜。對於君父的大仇,人們爭相咬牙切齒,而對於權勢奸臣的深謀遠慮,大家也感到痛心失望。我自憐如一隻疲倦的鳥,翅膀受到挫折,半夜在故林中悲傷地鳴叫。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泰昌帝去世的深切哀悼和對時局的憂慮。詩中,「北望愁雲」和「每傳邸報輒沾襟」描繪了詩人對國家大事的關切和悲痛之情。後句通過對「受遺元老」和「進藥鴻臚」的描述,反映了朝廷內部的權力鬥爭和腐敗現象。最後,詩人以「倦鳥摧頹羽」自喻,表達了自己對時局的無力感和對故國的深深眷戀。整首詩情感深沉,語言凝練,展現了詩人對國家和民族命運的深切關懷。

安希範
明常州府無錫人,字小范,號我素。萬曆十四年進士。授行人,遷禮部主事,改南京吏部。二十一年疏請復高攀龍、吳弘濟官,以獎忠良,並嚴諭閣臣無挾私植黨。帝怒斥爲民。在家鄉參與東林講學之會。有《天全堂集》。
► 108篇诗文
安希範的其他作品
- 《 乾元遇李一了江文谷二隱者 》 —— [ 明 ] 安希範
- 《 鄭太初儀部遠謫永寧出都門諸公贈言見示次吳采于侍御韻奉贈 其一 》 —— [ 明 ] 安希範
- 《 題鄒南皋太平山房圖 》 —— [ 明 ] 安希範
- 《 送譚敬卿比部削籍西歸 》 —— [ 明 ] 安希範
- 《 上元日南林探梅分得生字 》 —— [ 明 ] 安希範
- 《 凊和三日與高存之冒雨入桐城竹塢紀事 》 —— [ 明 ] 安希範
- 《 效白香山四雖吟 》 —— [ 明 ] 安希範
- 《 山居雜詠 》 —— [ 明 ] 安希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