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過山館

策杖度西嶺,諸峯明落暉。 亂鬆羣鳥集,野寺一僧歸。 山靜鐘聲近,林深月色微。 前途煙樹合,燈火映柴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策杖:拄着柺杖。
  • :越過。
  • 西嶺:西邊的山嶺。
  • 明落暉:落日的餘暉照亮。
  • 亂鬆:雜亂的松樹。
  • 野寺:荒野中的寺廟。
  • 鐘聲:寺廟的鐘聲。
  • 前途:前方的路。
  • 煙樹:被霧氣籠罩的樹木。
  • 柴扉:木製的門,常指簡陋的門戶。

翻譯

拄着柺杖越過西邊的山嶺,衆山峯在落日的餘暉中顯得格外明亮。雜亂的松樹間羣鳥聚集,荒野中的寺廟裏,一位僧人獨自歸來。山中靜謐,寺廟的鐘聲顯得格外清晰,森林深處月光微弱。前方的路被霧氣籠罩的樹木遮蔽,遠處簡陋的門戶映着燈火。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傍晚時分經過山間寺廟的所見所感。詩中,「策杖度西嶺」一句即展現了詩人的行動與環境的艱險,而「諸峯明落暉」則以光影的變化捕捉了傍晚時分的自然美景。後兩句通過對「亂鬆羣鳥集」和「野寺一僧歸」的描寫,進一步以動襯靜,突出了山間的寧靜與僧人的孤獨。詩的結尾「前途煙樹合,燈火映柴扉」則預示了前路的未知與歸家的溫馨,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表達了詩人對自然與人生的深刻感悟。

安希範

安希範

明常州府無錫人,字小范,號我素。萬曆十四年進士。授行人,遷禮部主事,改南京吏部。二十一年疏請復高攀龍、吳弘濟官,以獎忠良,並嚴諭閣臣無挾私植黨。帝怒斥爲民。在家鄉參與東林講學之會。有《天全堂集》。 ► 10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