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隱泉新院並蒂蓮花

· 成鷲
玉井連枝出錦江,盍簪炎土即仙邦。 芙蓉並躍呈霜鍔,蝴蝶交飛近綺窗。 傾蓋聯翩珠靸履,重喬掩映碧油幢。 麻姑總角今何在,青冢空留鶴一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玉井:指仙境中的井,這裡比喻清澈的水池。
  • 錦江:四川成都的一條河流,這裡泛指美麗的江河。
  • 盍簪:古代一種頭飾,這裡比喻美好的居所。
  • 炎土:指南方炎熱之地。
  • 芙蓉:荷花的美稱。
  • 霜鍔:比喻荷花尖銳的花瓣。
  • 綺窗:裝飾華美的窗戶。
  • 傾蓋:古代車上的繖蓋,這裡比喻荷葉。
  • 珠靸履:裝飾有珠子的鞋子,這裡比喻荷葉上的露珠。
  • 重喬:指高大的樹木。
  • 碧油幢:綠色的帳幕,這裡比喻荷葉。
  • 麻姑:傳說中的仙女。
  • 縂角:古代男女未成年時的發型,這裡指童年。
  • 青塚:指墳墓。
  • :象征長壽和吉祥的鳥。

繙譯

玉井中的蓮花竝蒂而出,如同從錦江中綻放,這炎熱的土地上,擁有這樣的居所就如同仙境。 荷花竝立,花瓣尖銳如霜刃,蝴蝶在華美的窗前交相飛舞。 荷葉上的露珠閃爍,如同裝飾著珠子的鞋子,高大的樹木掩映著綠色的荷葉。 童年時的麻姑如今何在?衹畱下墳墓旁一對仙鶴。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隱泉新院中竝蒂蓮花的美麗景象,通過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比喻,展現了蓮花的高潔與美麗。詩中“玉井”、“錦江”等詞語搆建了一個仙境般的背景,而“芙蓉”、“霜鍔”等則形象地描繪了蓮花的形態。後兩句通過“麻姑”與“鶴”的對比,表達了時光流逝與生命無常的感慨。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充滿了對自然美景的贊美和對生命哲理的思考。

成鷲

成鷲,俗姓方,名顓愷,字趾麟。出家後法名光鷲,字即山;後易名成鷲,字跡刪。廣東番禺人。明舉人方國驊之子。年十三補諸生。以時世苦亂,於清聖祖康熙十六年(一六七七)自行落髮,康熙二十年稟受十戒。曾住會同縣(今瓊海)多異山海潮巖靈泉寺、香山縣(今中山)東林庵、澳門普濟禪院、廣州河南大通寺、肇慶鼎湖山慶雲寺,爲當時著名遺民僧。工詩文,一時名卿鉅公多與往還。論者謂其文源於《周易》,變化於《莊》《騷》,其詩在靈運、香山之間。年八十五圓寂於廣州。著有《楞嚴經直說》、《道德經直說》、《鼎湖山志》、《鹿湖近草》、《鹹陟堂詩文集》等。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三二八有傳。 ► 17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