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顏雪仙

· 成鷲
嚴城細柳垂絲絲,門施行馬羅健兒。 野人懷刺不敢入,區區夢想非翁誰。 此翁知我良不淺,笑我知翁才一面。 城中大士城外僧,神交豈待頻相見。 去年過我看白蓮,雙眸炯炯神浩然。 今年花開客不至,幾回埽徑遲高賢。 朝來主人敬愛客,虎帳吹笙布重席。 穆生不飲醴亦陳,三爵爲翁瀉雲液。 滿堂歡笑胡爲乎,相聞上客懸雕弧。 山僧不知老將至,大人壽考當何如。 先生神骨如孤鶴,我作禿鶖隨飲啄。 先生直節如喬松,我爲散木甘龍鍾。 先生文章如白璧,我作珷玞還瓦礫。 先生詞賦如珠璣,我乃蜣丸充佩禕。 先生可行亦可止,一片閒情託流水。 我將行腳仍蹉跎,心在空山身在市。 先生可望不可親,長天朗月無纖塵。 我當出世難免俗,涅恐或緇磨或磷。 自寫長篇遙寄祝,恕我登堂理巾服。 他時相見問生緣,六六原來三萬六。
拼音

成鷲

成鷲,俗姓方,名顓愷,字趾麟。出家後法名光鷲,字即山;後易名成鷲,字跡刪。廣東番禺人。明舉人方國驊之子。年十三補諸生。以時世苦亂,於清聖祖康熙十六年(一六七七)自行落髮,康熙二十年稟受十戒。曾住會同縣(今瓊海)多異山海潮巖靈泉寺、香山縣(今中山)東林庵、澳門普濟禪院、廣州河南大通寺、肇慶鼎湖山慶雲寺,爲當時著名遺民僧。工詩文,一時名卿鉅公多與往還。論者謂其文源於《周易》,變化於《莊》《騷》,其詩在靈運、香山之間。年八十五圓寂於廣州。著有《楞嚴經直說》、《道德經直說》、《鼎湖山志》、《鹿湖近草》、《鹹陟堂詩文集》等。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三二八有傳。 ► 17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