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智嚴師蟛蟹圖

· 成鷲
嚴公寫蟛蟹,能事頗自得。 着意不着意,用墨不用墨。 遊心入細微,落筆無痕跡。 去歲下匡廬,今年返韶石。 市朝知姓名,遠近紛求索。 揮手入丹霞,相逢同作客。 問客何所長,問客何所癖。 客亦無所長,客亦無所癖。 自言寫蟛蟹,變化不可測。 留心三十年,精思廢寢食。 直到手忘手,方能格出格。 我聞嚴公言,將信將疑惑。 滌我狼尾毫,拂我鵝溪帛。 嚴公無留難,嚴公無吝惜。 爲我作車螯,點綴枯蘆荻。 須臾爪甲生,橫行無順逆。 海底黑波斯,躍躍上牆壁。 嚴公洵好道,悟取空中色。 胎卵與溼化,鉅細寧揀擇。 何妨寫大魚,化作垂雲翼。
拼音

成鷲

成鷲,俗姓方,名顓愷,字趾麟。出家後法名光鷲,字即山;後易名成鷲,字跡刪。廣東番禺人。明舉人方國驊之子。年十三補諸生。以時世苦亂,於清聖祖康熙十六年(一六七七)自行落髮,康熙二十年稟受十戒。曾住會同縣(今瓊海)多異山海潮巖靈泉寺、香山縣(今中山)東林庵、澳門普濟禪院、廣州河南大通寺、肇慶鼎湖山慶雲寺,爲當時著名遺民僧。工詩文,一時名卿鉅公多與往還。論者謂其文源於《周易》,變化於《莊》《騷》,其詩在靈運、香山之間。年八十五圓寂於廣州。著有《楞嚴經直說》、《道德經直說》、《鼎湖山志》、《鹿湖近草》、《鹹陟堂詩文集》等。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三二八有傳。 ► 17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