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伍朝信守寧波

· 石珝
官柳風柔拂酒盞,渭北江東意何限。五馬誰驅高蓋車,畫省秋雲猶滿眼。 累累肘印腰帶黃,太守年才三十強。閭門不敢鳴騶過,裏中長者多父行。 高堂日遲采衣舞,一觴一詠聲琅琅。紫薇鉅公顏色揚,諸孫繞膝兒繞牀。 牀頭經史映簪笏,膝下歡娛殊未央。親恩君寵兩磅礴,膏雨還隨使車落。 深村無吠厖,公府多神雀。愛月還登鎮海樓,尋幽或到燒丹壑。 鏡川幾曲春澄澄,人言使君如水清。棠陰無事坐舒嘯,惟聽江聲雜鳥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五馬:指太守所乘的車,古代一車駕五馬,故以五馬爲太守的代稱。
  • 高蓋車:古代一種有高大車蓋的車,多爲官員所乘。
  • 畫省:指尚書省,因其牆壁上常畫有古賢人像,故稱。
  • 肘印:指官印,因常掛於肘後,故稱。
  • 腰帶黃:指官員的腰帶,黃色爲高級官員所用。
  • 閭門:古代二十五家爲一閭,閭門即閭巷之門。
  • 鳴騶:指官員出行時前導的騎卒吆喝開道。
  • 父行:指長輩或同輩中的年長者。
  • 高堂:指父母所居之處,也代指父母。
  • 紫薇:指中書省,又稱紫薇省。
  • 鉅公:指權勢顯赫的大官。
  • 經史:指經典和史書。
  • 簪笏:指官員的冠簪和手版,代指官員。
  • 親恩君寵:指父母的恩情和君王的寵愛。
  • 磅礴:指充滿、瀰漫。
  • 膏雨:指滋潤萬物的及時雨。
  • 吠厖:指狗叫聲。
  • 神雀:指吉祥的鳥。
  • 鎮海樓:地名,可能是一座樓名。
  • 燒丹壑:指道士煉丹的地方。
  • 鏡川:地名,可能是一條河流。
  • 棠陰:指棠樹的樹蔭,比喻清廉的官吏。
  • 舒嘯:指放聲長嘯,表示心情舒暢。

翻譯

官道旁的柳樹在微風中輕輕搖曳,拂過酒杯,讓人不禁思念起渭北江東的無限風光。太守乘坐着五馬高蓋車,畫省中的秋雲依舊曆歷在目。

太守腰間掛着累累的官印,腰帶是高貴的黃色,年紀才三十出頭,已經擔任太守之職。他經過閭門時,不敢讓前導的騎卒大聲開道,因爲裏中的長者多是他的長輩。

在家中,太守的父母居於高堂之上,每天晚些時候,他都會穿上彩衣跳舞,與家人一觴一詠,聲音琅琅。中書省的大官面露喜色,他的孫子們圍繞膝下,孩子們圍繞牀邊。

牀頭擺放着經史書籍,映照着官員的冠簪和手版,膝下的歡娛無盡無休。父母的恩情和君王的寵愛都瀰漫其中,滋潤萬物的及時雨也隨着使車而落下。

深村中沒有狗叫聲,公府中多是吉祥的鳥。太守喜愛月色,常登鎮海樓賞月,或到燒丹壑尋幽探勝。

鏡川幾曲,春水澄澄,人們說太守如水一般清廉。他坐在棠陰下,無事可做,便放聲長嘯,只聽見江聲與鳥聲交織。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太守的日常生活和品德,通過對其出行、家居、娛樂等方面的描寫,展現了太守的清廉、孝順和文雅。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語言,如「官柳風柔」、「畫省秋雲」、「親恩君寵」等,營造出一種寧靜而高雅的氛圍。同時,通過對太守與家人互動的描寫,傳達出一種溫馨和諧的家庭氛圍。整首詩既讚美了太守的品德,也表達了對清廉官吏的嚮往。

石珝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