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石軒
知君舊是山林友,新搆層軒傍鍾阜。
一徑縈迴入萬鬆,黛色參天蔽星斗。
鬆根白石臥如羊,忽過雲來勢如走。
平生愛鬆仍愛石,節操同堅諒難易。
設拜當時笑米公,哦詩幾度聞斯立。
採得茯苓還共煮,老駐童顏即仙侶。
誰從勾漏問丹砂,幸遇陶公爲地主。
同來坐石聽松風,赤日行天不知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搆 (gòu):建造。
- 層軒:多層的建築。
- 鍾阜:鐘山,位於南京。
- 縈迴:曲折環繞。
- 參天:高聳入雲。
- 蔽星斗:遮蔽星辰。
- 設拜:設宴款待。
- 米公:米芾,宋代書畫家。
- 哦詩:吟詩。
- 斯立:這裏指站立。
- 茯苓:一種中藥材。
- 陶公:陶淵明,東晉詩人。
翻譯
知道你一直是山林的朋友,最近在鐘山旁新建了一座多層的建築。一條曲折的小徑通向萬鬆之中,松樹的翠綠高聳入雲,遮蔽了星辰。鬆根下的白石像羊一樣躺着,雲霧忽然飄來,氣勢如奔。我一生既愛鬆又愛石,它們的節操同樣堅硬,難以改變。設宴款待時我曾笑對米芾,幾次聽到他站立吟詩。採摘了茯苓後我們一起煮食,希望能保持青春,成爲仙侶。誰會去勾漏洞詢問丹砂的祕密呢?幸好遇到了陶淵明作爲地主。我們一起坐在石頭上聆聽松風,即使太陽高照也感覺不到暑熱。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與友人在山林中的隱逸生活,通過對松石的讚美表達了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節操的堅守。詩中「鬆根白石臥如羊」等句,形象生動,展現了山林的靜謐與神祕。結尾處的「同來坐石聽松風,赤日行天不知暑」則傳達出與友人共享自然之美的愜意與超脫。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體現了明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心靈自由的生活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