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戍樓:古代邊防駐軍的瞭望樓。
- 柝(tuò):古代打更用的梆子。
- 旅魂:旅途中的心靈,指旅人的心情。
- 夢鶴:夢中見到的鶴,常用來象徵長壽或高潔。
- 晨雞:清晨啼叫的雞。
- 五更:古代將夜晚分爲五個時段,五更即天快亮的時候。
- 明明:明亮的樣子,這裏形容聲音清晰。
- 伏枕:躺在枕頭上。
- 愁城:比喻充滿憂愁的環境或心境。
- 孤峯:孤立的山峯。
翻譯
戍樓上頻繁敲響的梆子聲,讓夜半的旅人心靈驚動。 夢中的鶴飛越千里,清晨的雞鳴打破了五更的寧靜。 清晰的聲音圍繞着躺在枕上的我,每一個都縈繞在憂愁的心城。 回首那孤立的山峯,宿命中的我,何曾聽過這樣的聲音。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夜晚戍樓上的梆子聲和清晨雞鳴聲對旅人心靈的觸動。通過「夢鶴」與「晨雞」的對比,表達了時間的流轉與夢境的虛幻。詩中的「愁城」形象地描繪了旅人內心的憂愁與孤獨。最後一句「回首孤峯宿,何曾得此聲」,既表達了對過往的回憶,也透露出對現狀的無奈與感慨。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細膩,展現了明代詩人成鷲對旅途生活的深刻體驗和獨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