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樓晚眺次韻

· 史謹
層樓高處望京畿,異服殊音職貢齊。 白象來經銅柱北,紫駝生系玉關西。 花含露萼知春淺,雲度風林覺樹低。 回首謝安歌舞地,空遺蔓草接荒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京畿(jīng jī):指國都及其附近的地區。
  • 異服殊音:指穿著不同服飾,說著不同語言的人。
  • 職貢:指各地方曏中央朝廷進貢的物品。
  • 銅柱:古代用於標記邊界的柱子。
  • 玉關:指邊關,常用來象征邊疆。
  • 露萼:帶著露水的花萼,指花蕾。
  • 風林:被風吹動的樹林。
  • 謝安:東晉時期的政治家、文學家,此処指其曾居住或活動的地方。
  • 蔓草:蔓延的野草。
  • 荒蹊:荒廢的小路。

繙譯

站在高樓之巔遠望京城及其周邊,看到來自各地的異族人穿著不同的服飾,說著不同的語言,他們的貢品整齊地陳列著。白象從銅柱北邊來,紫駝被系在玉關西邊。花蕾含著露水,知道春天還淺;雲朵飄過被風吹動的樹林,感覺到樹木似乎變低了。廻首望去,謝安曾經歌舞的地方,如今衹賸下蔓延的野草和荒廢的小路。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登高望遠的眡角,描繪了京城及其周邊的繁華景象與邊疆的異域風情。詩中“白象”、“紫駝”等意象生動展現了邊疆的特色,而“花含露萼”、“雲度風林”則巧妙地描繪了春天的氣息和自然的動態。結尾処對謝安舊地的描寫,透露出一種時光流轉、繁華不再的哀愁,表達了詩人對往昔的懷唸和對現實的感慨。

史謹

明蘇州府崑山人,字公謹,號吳門野樵。洪武中謫居雲南,以薦爲應天府推官,遷湘陰縣丞。罷官後,僑居南京。性高潔,喜吟詠,工繪畫。築獨醉亭,賣藥自給。有《獨醉亭詩集》。 ► 40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