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願來禪友之海南
世間不遣有名利,陌上應知無別離。斯言膾炙今人口,聰明汨沒同愚癡。
梯山航海爭走險,塗窮日暮相追隨。誰能掀翻窠與臼,曰有丹霞獅子兒。
君不見南溟之水名天池,大鵬奮翼摩天飛。鷽鳩斥鴳不敢渡,仰首大笑稱希奇。
借問圖南何所取,舍名與利將焉之。翱翔蓬蒿亦已足,飛搶榆枋聊待時。
大鵬一往不回顧,摶風直上高高處。名聞利養兩不知,海闊天空隨去住。
無可舍,無可取,臨行記得向上句。六月一息便歸來,大知小知相對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不遣有名利:不拘泥於世俗的名利追求。
- 陌上:指路上,比喻人生旅途。
- 斯言:此話,指前文的「世間不遣有名利」。
- 膾炙人口:形容言論或文章被人們廣爲傳誦。
- 聰明汨沒:聰明才智被淹沒,指陷入愚昧。
- 梯山航海:形容長途跋涉,冒險前行。
- 塗窮:道路盡頭,困境。
- 窠與臼:比喻舊的觀念和框架。
- 丹霞獅子兒:可能是指有獨特見解或才華的人。
- 南溟之水:南方的大海,象徵廣闊的世界。
- 大鵬:古代神話中的巨鳥,象徵遠大的志向。
- 鷽鳩斥鴳:兩種小型鳥類,比喻見識短淺之人。
- 圖南:比喻有遠大目標或理想。
- 翱翔蓬蒿:在低矮的草叢中飛翔,比喻不求高位。
- 飛搶榆枋:形容暫時滿足於眼前的小成就。
- 無可舍,無可取:既無執着,也無放棄。
- 向上句:指領悟佛法的高深境界。
- 六月一息:比喻短暫的時間。
- 大知小知:智慧的大小層次。
翻譯
世間紛擾,不在於追求名利,路上行走,無需掛懷別離。這句警言如今仍深入人心,聰明才智卻常常與愚昧混雜。人們冒着風險,攀山越海,只爲追尋未知,即使困厄,也有人相互扶持。誰能打破常規,革新思想,就像那個名叫丹霞獅子兒的奇特人物。
你看那南邊的大海,如天池般壯麗,大鵬振翅直上九天,小鳥們畏懼不敢飛越,只能仰望而笑,驚歎其奇觀。問問那些志向高遠的人,他們捨棄了什麼,又將目標指向何方?他們在平凡中也能找到滿足,暫且棲息在榆樹和桑枝上,等待時機。
大鵬展翅,一往無前,直衝雲霄,名利得失皆不在心間,任憑它自由翱翔在天地之間。沒有執着,沒有放棄,離開之際,記得那超越世俗的佛法真諦。也許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就能再次相遇,共享智慧的對話。
賞析
這首詩以送別禪友前往海南爲背景,寓言式地表達了詩人對名利、智慧與人生道路的獨特見解。詩中既有對世俗名利的批判,也有對勇於探索、超越自我的讚美。大鵬的形象象徵着遠大志向和超脫世俗的精神,而禪友則被寄予了打破常規,追求真理的期待。通過對比大鵬與小鳥,詩人強調了眼界和志向的重要性。最後,詩人以佛家的智慧觀作結,鼓勵禪友保持內心的平靜和對佛法的深入領悟,體現了禪宗的空靈與豁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