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李慕山

· 成鷲
慕山先生清且閒,不愛市朝惟愛山。 慕山先生堅且癖,不愛苞苴惟愛石。 先生愛山夫何如,探幽選勝遵南車。 一聲長嘯空谷應,巨靈俛首隨奔趨。 先生愛石良有以,萬仞孤峯覲屏幾。 玉潤冰清迥不磨,天形道貌長相似。 先生早歲纓儒冠,文章聲價傾長安。 逢場壓倒元與白,陽春一曲知音難。 乞休林下身未老,萬卷詩書恣幽討。 攢眉不肯入東林,逐隊春風踏芳草。 萼樓兄弟附青雲,蘭砌兒孫長鳳文。 山靜日長松柏古,朱霞白鶴超人羣。 我亦當年同學者,歸向馬山曾結社。 惠遠無如靖節高,三笑溪橋歸去也。 廿年一別能幾時,青山白首遙相思。 題詩寄語函關老,牛背奇書贈與誰。
拼音

成鷲

成鷲,俗姓方,名顓愷,字趾麟。出家後法名光鷲,字即山;後易名成鷲,字跡刪。廣東番禺人。明舉人方國驊之子。年十三補諸生。以時世苦亂,於清聖祖康熙十六年(一六七七)自行落髮,康熙二十年稟受十戒。曾住會同縣(今瓊海)多異山海潮巖靈泉寺、香山縣(今中山)東林庵、澳門普濟禪院、廣州河南大通寺、肇慶鼎湖山慶雲寺,爲當時著名遺民僧。工詩文,一時名卿鉅公多與往還。論者謂其文源於《周易》,變化於《莊》《騷》,其詩在靈運、香山之間。年八十五圓寂於廣州。著有《楞嚴經直說》、《道德經直說》、《鼎湖山志》、《鹿湖近草》、《鹹陟堂詩文集》等。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三二八有傳。 ► 17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