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懷

· 祁敏
才過殘冬又早春,一時要路草成茵。 無窮學業深慚我,有限年光不待人。 兩字功名妨彩戲,半生詩酒污天真。 粵江千里飛雲遠,日夜思歸不爲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要路:顯要的地位。
  • :墊子或褥子。
  • 學業:學習的功課和作業。
  • 彩戯:指兒童的遊戯,比喻輕松愉快的生活。
  • 天真:指不受禮俗拘束的品性,引申爲單純、樸實、性格直率,其意在褒義,是故以“汙”字脩飾,意指被世俗之事所玷汙。
  • 粵江:珠江的舊稱。
  • :蒓菜,多年生水草,葉子橢圓形,浮在水麪,莖上和葉的背麪有黏液,花暗紅色,嫩葉可以喫,簡稱“蒓”。

繙譯

才剛剛度過殘餘的鼕天,轉眼間又迎來了春天,一時間顯要的地位上,草地已經綠意盎然,如同鋪上了柔軟的墊子。 對於無窮無盡的學業,我深感慙愧,因爲有限的年光不會等待任何人。 兩字功名阻礙了我輕松愉快的生活,半生的詩酒生活玷汙了我原本純真的品性。 珠江千裡之外,飛雲遙遠,我日夜思唸著歸鄕,卻不僅僅是爲了那蒓菜的美味。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和對功名世俗的厭倦。詩中,“才過殘鼕又早春”一句,既描繪了時間的迅速流轉,也隱喻了人生的短暫和無常。後文通過對“學業”、“年光”、“功名”、“天真”等詞語的運用,深刻表達了對學業的自責、對時間流逝的無奈、對功名的厭倦以及對保持純真本性的渴望。最後兩句則通過“粵江千裡飛雲遠”的壯濶景象,抒發了對故鄕的深切思唸,展現了詩人超脫世俗、曏往自然的情懷。

祁敏

祁敏,字惟學。東莞人。順子。明孝宗弘治十五年(一五〇二)進士,授戶部廣西司主事。歷升員外郎、郎中,卒。明嘉靖《廣東通志》卷六一、民國《東莞縣誌》卷五七有傳。 ► 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