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中春望用林廷元韻

· 祁敏
燕臺南望欲沾巾,萬里青霄一客身。 滿眼飛雲何處嶺,數枝新柳異鄉春。 才名自愧居人後,歲月那堪到鬢頻。 情繞家山歸未得,年年杯酒負花辰。
拼音

所属合集

#花朝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燕臺:古地名,在今河北省易縣東南,相傳燕昭王曾在此築臺招賢。
  • 沾巾:淚水沾溼了手巾,形容悲傷。
  • 萬里青霄:形容天空遼闊無垠。
  • 客身:作爲旅客的身份。
  • 飛雲:飄動的雲彩。
  • 異鄉春:在異鄉看到的春天景象。
  • 自愧:自我感到慚愧。
  • 居人後:在他人之後,表示自己的才名不如他人。
  • 鬢頻:鬢髮頻繁地變白,指歲月流逝。
  • 情繞家山:思鄉之情纏繞着家鄉的山川。
  • 杯酒負花辰:錯過了賞花的時光,只能借酒消愁。

翻譯

站在燕臺向南望去,我幾乎要淚溼衣襟,身處萬里青霄之中,我只是一個孤獨的旅人。 眼前飄動的雲彩不知來自何方,幾枝新綠的柳樹在異鄉的春天裏格外顯眼。 我自愧才名不如他人,歲月無情,頻繁地染白了我的鬢髮。 思鄉之情纏繞着家鄉的山川,卻無法歸去,每年都錯過了賞花的時光,只能在酒杯中寄託哀愁。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在異鄉春望時的孤獨與思鄉之情。詩中,「燕臺南望欲沾巾」一句,即展現了詩人深切的悲傷與孤獨感。通過對「萬里青霄一客身」和「異鄉春」的描繪,進一步強化了詩人的孤獨與對家鄉的思念。後兩句則反映了詩人對自身才名的自謙以及對歲月流逝的無奈。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語言簡練,表達了詩人對家鄉的深深眷戀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

祁敏

祁敏,字惟學。東莞人。順子。明孝宗弘治十五年(一五〇二)進士,授戶部廣西司主事。歷升員外郎、郎中,卒。明嘉靖《廣東通志》卷六一、民國《東莞縣誌》卷五七有傳。 ► 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