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懷

感惜芳時換,誰知客思懸。 憶隨鴻向煖,愁學馬思邊。 留滯機還息,紛拿網自牽。 東南起歸望,何處是江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感惜:感慨珍惜。
  • 芳時:美好的時光。
  • 客思:旅人的思念。
  • :懸掛,此處指心中牽掛。
  • :大雁。
  • (xuān):溫暖的地方。
  • 馬思邊:馬兒思念邊疆,比喻詩人對邊疆的思念。
  • 留滯:停留不前。
  • :心思,情緒。
  • 紛拿:紛亂糾纏。
  • 網自牽:比喻自己被紛亂的思緒所困擾。
  • 東南:指詩人的故鄉或嚮往之地。
  • 江天:江水和天空,泛指遠方。

翻譯

感慨着美好時光的更替,有誰知道我這旅人的思念懸掛在心。 回憶中隨着大雁飛向溫暖的地方,憂愁中學習馬兒思念邊疆。 停留不前,心思和情緒得以平息,紛亂的思緒卻自找困擾。 向東南方向升起了歸家的希望,但何處纔是那遙遠的江天呢?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在秋天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和對遠方故鄉的深切思念。詩中,「感惜芳時換」一句,既表達了對美好時光易逝的無奈,又透露出對過往歲月的留戀。後文通過「鴻」與「馬」的比喻,巧妙地描繪了詩人內心的渴望與憂愁。結尾的「東南起歸望,何處是江天」則深化了詩人對歸途的嚮往和對未知遠方的迷茫,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展現了張九齡詩歌的獨特魅力。

張九齡

張九齡

張九齡,唐開元尚書丞相,詩人。字子壽,一名博物,漢族,韶州曲江(今廣東韶關市)人。長安年間進士。官至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後罷相,爲荊州長史。詩風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膽識、有遠見的著名政治家、文學家、詩人、名相。他忠耿盡職,秉公守則,直言敢諫,選賢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趨炎附勢,敢與惡勢力作鬥爭,爲“開元之治”作出了積極貢獻。他的五言古詩,以素練質樸的語言,寄託深遠的人生慨望,對掃除唐初所沿習的六朝綺靡詩風,貢獻尤大,被譽爲“嶺南第一人”。 ► 21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