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聖制行次成皋
夏氏階隋亂,自言河朔雄。
王師進谷水,兵氣臨山東。
前掃成皋陣,卻下洛陽宮。
義合帝圖起,威加天宇同。
軒臺百年外,虞典一巡中。
戰龍思王業,倚馬賦神功。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奉和:依照別人詩的題材和體裁做詩,表示對對方的尊敬。
- 聖制:指皇帝所作的詩。
- 行次:行進途中臨時停留。
- 成皋:古地名,在今河南省滎陽市。
- 夏氏:指夏朝的後裔。
- 階隋亂:指隋朝末年的混亂局面。
- 河朔:黃河以北的地區。
- 王師:指帝王的軍隊。
- 谷水:河流名,在今河南省。
- 兵氣:戰爭的氣氛。
- 山東:指太行山以東的地區。
- 成皋陣:指在成皋進行的戰鬥。
- 卻下:撤退到。
- 洛陽宮:指洛陽的皇宮。
- 帝圖:帝王的圖謀或計劃。
- 天宇:天空,比喻帝王的統治範圍。
- 軒臺:高臺,這裏指帝王的居所。
- 虞典:指古代的禮儀制度。
- 一巡中:一次巡視之中。
- 戰龍:比喻勇猛的軍隊。
- 倚馬:形容文思敏捷,能立即寫出文章。
- 賦神功:讚美帝王的偉大功績。
翻譯
夏朝的後裔在隋朝末年的混亂中崛起,自稱是黃河以北的雄主。帝王的軍隊推進到谷水,戰爭的氣氛籠罩了太行山以東的地區。在成皋前線展開了激烈的戰鬥,隨後撤退到洛陽的皇宮。他們的行動符合帝王的圖謀,威勢覆蓋了整個天空。在帝王的高臺之上,百年之後,古代的禮儀制度在一次巡視中得以體現。勇猛的軍隊思念着帝王的事業,文思敏捷的文人立即讚美帝王的偉大功績。
賞析
這首詩是張說對皇帝詩作的和詩,通過對夏朝後裔在隋末亂世中的崛起和帝王軍隊的英勇戰鬥的描述,展現了帝國的威嚴和歷史的延續。詩中「戰龍思王業,倚馬賦神功」一句,既表達了軍隊對帝王事業的忠誠,也體現了文人迅速響應、讚美帝王功績的敏捷才思。整首詩語言莊重,意境宏大,體現了唐代詩歌的雄渾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