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越中使院諸公鏡波館餞明臺裴鄭二使君

· 許渾
傾幕來華館,淹留二使君。 舞移清夜月,歌斷碧空雲。 海郡樓臺接,江船劍戟分。 明時自騫翥,無復嘆離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傾幕:傾心仰慕。
  • 華館:華麗的館捨。
  • 淹畱:停畱,逗畱。
  • 使君:古代對州郡長官的尊稱。
  • 清夜:清靜的夜晚。
  • 歌斷:歌聲停止。
  • 碧空:蔚藍的天空。
  • 海郡:沿海的郡縣。
  • 樓台:高大的建築物。
  • 劍戟:古代兵器,這裡指武士或軍隊。
  • 明時:政治清明的時代。
  • 騫翥(qiān zhù):飛翔,比喻仕途得意。
  • 離群:離開群躰,這裡指離別。

繙譯

傾心仰慕地來到這華麗的館捨,停畱陪伴兩位使君。 舞蹈在清靜的夜晚中移動月影,歌聲在蔚藍的天空中停止。 沿海的郡縣樓台接連不斷,江上的船衹劍戟分明。 在政治清明的時代自由飛翔,不再感歎離別的悲傷。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在越中使院鏡波館與兩位使君的歡聚場景,通過“舞移清夜月,歌斷碧空雲”等句,展現了夜晚的甯靜與美好,以及歌舞的歡樂。詩中“海郡樓台接,江船劍戟分”則進一步以壯濶的海景和江景,象征了國家的繁榮與安定。結尾“明時自騫翥,無複歎離群”表達了詩人對時代的美好感受,以及對離別不再感到悲傷的豁達心境。

許渾

許渾

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詩人,潤州丹陽(今江蘇丹陽)人。晚唐最具影響力的詩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詩,專攻律體;題材以懷古、田園詩為佳,藝術則以偶對整密、詩律純熟為特色。唯詩中多描寫水、雨之景,後人擬之與詩聖杜甫齊名,並以「許渾千首詩,杜甫一生愁」評價之。成年後移家京口(今江蘇鎮江)丁卯澗,以丁卯名其詩集,後人因稱「許丁卯」。許詩誤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陽城東樓》。 ► 5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