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灞西駱隱居

· 許渾
志凌三蜀客,心愛五湖人。 ?死酒中老,謀生書外貧。 掃花眠石榻,搗藥轉溪輪。 往往乘黃牸,鹿裘烏角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三蜀:指蜀郡、廣漢、犍爲三郡,古稱三蜀,地在今四川中部。
  • 五湖:泛指太湖一帶的湖泊,也指隱居之地。
  • ?(pàn)死:決意赴死,這裏指沉溺於酒。
  • 謀生書外貧:指以讀書爲生,生活清貧。
  • 掃花:掃除花瓣,指隱居生活的閒適。
  • 眠石榻:睡在石頭牀上,形容生活簡樸。
  • 搗藥:古代道士煉丹時常有的動作,這裏指隱居者的生活。
  • 轉溪輪:轉動水車,指隱居生活中的勞作。
  • 黃牸(zì):黃牛。
  • 鹿裘:鹿皮衣服,指隱士的服飾。
  • 烏角巾:黑色的頭巾,古代隱士或士人的服飾。

翻譯

志向高遠,願做那遊歷三蜀的客人,心懷愛慕,嚮往五湖的隱居生活。 寧願沉溺於酒中老去,以讀書爲生,過着清貧的生活。 掃除花瓣,睡在石頭牀上,搗藥煉丹,轉動溪邊的水車。 常常騎着黃牛,身着鹿皮衣,頭戴黑色頭巾,過着隱士的生活。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嚮往和對世俗的淡漠。詩中「志凌三蜀客,心愛五湖人」展現了詩人高遠的志向和對隱逸生活的熱愛。後句「?死酒中老,謀生書外貧」則體現了詩人寧願沉醉於酒與書的世界,也不願涉足紛擾的世俗。通過「掃花眠石榻,搗藥轉溪輪」等生活細節的描繪,進一步勾勒出隱居生活的寧靜與自足。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理想化追求。

許渾

許渾

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詩人,潤州丹陽(今江蘇丹陽)人。晚唐最具影響力的詩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詩,專攻律體;題材以懷古、田園詩為佳,藝術則以偶對整密、詩律純熟為特色。唯詩中多描寫水、雨之景,後人擬之與詩聖杜甫齊名,並以「許渾千首詩,杜甫一生愁」評價之。成年後移家京口(今江蘇鎮江)丁卯澗,以丁卯名其詩集,後人因稱「許丁卯」。許詩誤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陽城東樓》。 ► 5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