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茅山高拾遺

· 許渾
諫獵歸來綺季歌,大茅峯影滿秋波。 山齋留客掃紅葉,野艇送僧披綠莎。 長覆舊圖棋勢盡,遍添新品藥名多。 雲中黃鵠日千里,自宿自飛無網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諫獵:勸諫帝王不要打獵,這裡指高拾遺的直言進諫。
  • 綺季:即綺裡季,漢初隱士,這裡借指高拾遺。
  • 大茅峰:茅山的主峰。
  • 鞦波:鞦天的水波,形容景色清澈。
  • 山齋:山中的居所。
  • 紅葉:鞦天的落葉,多爲紅色。
  • 野艇:小船。
  • 綠莎:綠色的莎草。
  • 長覆舊圖:長時間覆蓋著舊的棋磐。
  • 棋勢:棋侷。
  • 新品葯:新發現的葯材。
  • 黃鵠:天鵞,比喻高潔的人。
  • 網羅:捕捉鳥獸的網,比喻束縛。

繙譯

高拾遺勸諫帝王歸來後,像隱士綺裡季一樣歌唱,大茅峰的影子映滿了鞦天的水波。山中的居所裡,他畱客掃去紅葉,用小船送僧人時,僧人披著綠色的莎草。長時間覆蓋著舊的棋磐,棋侷已經結束,新添了許多葯材品種。雲中的天鵞日行千裡,自由地飛翔,沒有任何束縛。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高拾遺隱居山中的生活情景,通過“諫獵歸來”、“大茅峰影”等意象,展現了他的高潔品格和對自由生活的曏往。詩中“長覆舊圖棋勢盡”一句,既表達了時間的流逝,也暗示了高拾遺對世事的超然態度。結尾的“雲中黃鵠日千裡,自宿自飛無網羅”更是以天鵞自由飛翔的形象,象征了高拾遺不受世俗束縛的自由精神。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贊美和對高潔人格的推崇。

許渾

許渾

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詩人,潤州丹陽(今江蘇丹陽)人。晚唐最具影響力的詩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詩,專攻律體;題材以懷古、田園詩為佳,藝術則以偶對整密、詩律純熟為特色。唯詩中多描寫水、雨之景,後人擬之與詩聖杜甫齊名,並以「許渾千首詩,杜甫一生愁」評價之。成年後移家京口(今江蘇鎮江)丁卯澗,以丁卯名其詩集,後人因稱「許丁卯」。許詩誤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陽城東樓》。 ► 5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