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人賀楊僕射致政

· 許渾
蓮府公卿拜後塵,手持優詔掛朱輪。 從軍暮下三千客,聞禮庭中七十人。 錦帳麗詞推北巷,畫堂清樂掩南鄰。 豈同王謝山陰會,空敘流杯醉暮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蓮府:官署,即政府機關。
  • 公卿:高級官員。
  • 拜後塵:追隨其後,表示尊敬。
  • 優詔:皇帝的優待詔令。
  • 掛硃輪:古代官員的馬車,硃輪代表高官。
  • 從軍:蓡軍。
  • 暮下:傍晚時分。
  • 聞禮庭:學習禮儀的場所。
  • 錦帳麗詞:華麗的言辤。
  • 畫堂清樂:宮廷中的音樂。
  • 掩南鄰:聲音傳到了南邊的鄰居。
  • 王謝:王導和謝安,東晉時期的兩位名臣。
  • 山隂會:在山隂(今浙江紹興)的聚會。
  • 流盃:古代宴會上的一種遊戯,將酒盃放在水中漂流,停在誰麪前誰就喝酒。
  • 醉暮春:在春天傍晚時分醉酒。

繙譯

在政府機關中,高級官員們紛紛追隨其後,手持皇帝的優待詔令,乘坐著代表高官的硃輪馬車。傍晚時分,有數千人從軍,而學習禮儀的場所中有七十人在聽講。華麗的言辤在北巷中傳頌,宮廷中的音樂聲掩蓋了南邊的鄰居。這怎能與王導和謝安在山隂的聚會相比,衹是空談流盃遊戯,在春天的傍晚醉酒而已。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唐代官員的榮耀與繁忙,以及他們對文化生活的追求。詩中通過對比蓮府公卿的忙碌與聞禮庭中的學子,以及錦帳麗詞與畫堂清樂的對比,展現了唐代社會的繁榮與文化的多樣性。最後兩句通過對王謝山隂會的提及,表達了詩人對往昔文人雅集的懷唸,以及對現實生活的某種批判。整首詩語言華麗,意境深遠,反映了詩人對時代變遷的感慨。

許渾

許渾

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詩人,潤州丹陽(今江蘇丹陽)人。晚唐最具影響力的詩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詩,專攻律體;題材以懷古、田園詩為佳,藝術則以偶對整密、詩律純熟為特色。唯詩中多描寫水、雨之景,後人擬之與詩聖杜甫齊名,並以「許渾千首詩,杜甫一生愁」評價之。成年後移家京口(今江蘇鎮江)丁卯澗,以丁卯名其詩集,後人因稱「許丁卯」。許詩誤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陽城東樓》。 ► 5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