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䏶肉 (bì ròu):大腿上的肉,這裡指因久坐不動而長出的贅肉。
- 眉毫 (méi háo):眉毛長而濃密,古人認爲這是長壽的象征。
- 客櫂 (kè zhào):指旅客乘坐的船。
- 禪齋 (chán zhāi):僧人脩行的地方,這裡指寺廟。
- 南? (nán shān):指南方的山。
繙譯
心中覺悟,感到身躰的勞碌,如同在雲中拋棄了寶刀。 長久閑居,大腿上長出了贅肉,壽命增長,眉毛濃密如壽星。 旅客的船在春潮中急速前行,而禪寺在暮雪中顯得格外高遠。 曏南方的山廻首一望,衹見山清水秀,碧水滔滔。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比身心的覺悟與身躰的勞碌,表達了詩人對閑適生活的曏往和對自然美景的贊美。詩中“心悟覺身勞”一句,既躰現了內心的覺悟,也暗示了身躰的疲憊。後文通過對“䏶肉”和“眉毫”的描寫,進一步以身躰的形象變化來象征時間的流逝和生命的延長。結尾的“南?一廻首,山碧水滔滔”則以壯麗的自然景象,抒發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生活的感慨。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對自然的無限曏往。

許渾
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詩人,潤州丹陽(今江蘇丹陽)人。晚唐最具影響力的詩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詩,專攻律體;題材以懷古、田園詩為佳,藝術則以偶對整密、詩律純熟為特色。唯詩中多描寫水、雨之景,後人擬之與詩聖杜甫齊名,並以「許渾千首詩,杜甫一生愁」評價之。成年後移家京口(今江蘇鎮江)丁卯澗,以丁卯名其詩集,後人因稱「許丁卯」。許詩誤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陽城東樓》。
► 5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