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蒹葭(jiān jiā):蘆葦。
- 砧杵(zhēn chǔ):搗衣石和棒槌,這裏指搗衣聲。
- 河漢:銀河。
- 岐路:分岔的道路。
- 塞城:邊塞的城池。
- 東軒:東邊的窗戶或房間。
翻譯
與友人在楚國同遊已過十年,心中積壓的萬般心事令人傷感。 蘆葦上的露水閃着白光,蓮花池水淺淺,夜裏的搗衣聲清脆,銀河顯得格外涼爽。 雲外的山川讓歸鄉的夢顯得遙遠,天涯的分岔路上,旅客的憂愁漫長。 邊塞之城即將破曉時,聽到遠處傳來的笛聲,我仍躺在東窗下,月光灑滿了牀。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秋夜與友人共宿時的深情與思鄉之情。詩中,「蒹葭露白蓮塘淺」一句,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傳達出秋夜的清涼與寧靜。而「砧杵夜清河漢涼」則進一步以搗衣聲和銀河的涼意,加深了秋夜的寂寥感。後兩句「雲外山川歸夢遠,天涯岐路客愁長」表達了詩人對遠方家鄉的思念及旅途中的孤獨與憂愁。結尾的「塞城欲曉聞吹笛,猶臥東軒月滿牀」則以邊塞的笛聲和滿牀的月光,營造出一種既寧靜又略帶哀愁的氛圍,使讀者能深切感受到詩人的內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