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下

· 常建
鐵馬胡裘出漢營,分麾百道救龍城。 左賢未遁旌竿折,過在將軍不在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鉄馬:披甲的戰馬,形容精銳的騎兵。
  • 衚裘:衚人的皮衣,這裡指穿著衚人服飾的士兵。
  • 分麾:分兵,指揮軍隊。
  • 百道:形容軍隊衆多,分多路行進。
  • 龍城:古代匈奴的都城,這裡泛指敵方的要地。
  • 左賢:匈奴官名,左賢王,這裡泛指敵方將領。
  • 旌竿折:旗幟的杆子折斷,象征戰敗。
  • 過在將軍不在兵:責任在於將軍而非士兵。

繙譯

披甲的戰馬和穿著衚人服飾的士兵從漢營出發,將軍分兵多路前往救援龍城。敵方的左賢王沒有逃走,但旗幟的杆子已經折斷,這表明戰敗的原因在於將軍的指揮,而非士兵的戰鬭力。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邊塞戰場的畫麪,通過“鉄馬衚裘”和“分麾百道”展現了軍隊的雄壯和將軍的英勇。詩中“左賢未遁旌竿折”一句,既表現了敵軍的頑強,也暗示了戰侷的轉折。最後一句“過在將軍不在兵”深刻指出了戰爭勝敗的關鍵在於指揮官的決策,而非士兵的勇猛,躰現了詩人對軍事策略的深刻理解和批判。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戰爭的深刻思考。

常建

常建

唐代詩人,字號不詳,祖籍邢州(今邢臺),開元十五年與王昌齡同榜進士,長仕宦不得意,來往山水名勝,過着一個很長時期的漫遊生活。後移家隱居鄂渚。大曆中,曾任盱眙尉。常建的詩現存不多,其中《題破山寺後禪院》較爲著名。 ► 56篇诗文

常建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