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山人彈琴

· 常建
君去芳草綠,西峯彈玉琴。 豈惟丘中賞,兼得清煩襟。 朝從山口還,出嶺聞清音。 瞭然雲霞氣,照見天地心。 玄鶴下澄空,翩翩舞松林。 改弦扣商聲,又聽飛龍吟。 稍覺此身妄,漸知仙事深。 其將鍊金鼎,永矣投吾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瞭然:清楚明白。
  • 玄鶴:黑色的鶴,傳說中的仙鶴。
  • 澄空:清澈的天空。
  • 扣商聲:調整琴絃,發出商調的聲音。商聲,古代五音之一,代表西方,與秋季相應。
  • 飛龍吟:形容琴聲如龍吟般悠揚。
  • 鍊金鼎:煉丹的鼎,象徵修煉成仙。
  • 投吾簪:拋棄世俗的束縛,指隱居或修煉。

翻譯

你離去後,芳草依舊綠意盎然,我在西峯彈奏玉琴。 不只是爲了山中的賞心悅目,也爲了洗滌心中的煩惱。 早晨從山口返回,走出山嶺時聽到清澈的琴音。 琴聲讓我清楚地感受到雲霞的氣息,照見了天地的本心。 黑色的仙鶴從清澈的天空中飛下,在松林中翩翩起舞。 我調整琴絃,發出商調的聲音,又聽到如飛龍般的吟唱。 漸漸地,我感覺到自身的虛妄,逐漸明白仙事的深遠。 我將煉製金鼎,永遠地拋棄世俗的束縛。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張山人在西峯彈琴的情景,通過琴聲表達了對自然美景的欣賞和對世俗煩惱的超越。詩中「瞭然雲霞氣,照見天地心」一句,以琴聲爲媒介,展現了詩人對天地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後文通過「玄鶴下澄空」和「飛龍吟」等意象,進一步以仙境般的景象來象徵琴聲的超凡脫俗。最後,詩人表達了對修煉成仙的嚮往,願意拋棄世俗,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仙境的嚮往與追求。

常建

常建

唐代詩人,字號不詳,祖籍邢州(今邢臺),開元十五年與王昌齡同榜進士,長仕宦不得意,來往山水名勝,過着一個很長時期的漫遊生活。後移家隱居鄂渚。大曆中,曾任盱眙尉。常建的詩現存不多,其中《題破山寺後禪院》較爲著名。 ► 5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