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
一身爲輕舟,落日西山際。
常隨去帆影,遠接長天勢。
物象歸餘清,林巒分夕麗。
亭亭碧流暗,日入孤霞繼。
渚日遠陰映,湖雲尚明霽。
林昏楚色來,岸遠荊門閉。
至夜轉清迥,蕭蕭北風厲。
沙邊雁鷺泊,宿處蒹葭蔽。
圓月逗前浦,孤琴又搖曳。
泠然夜遂深,白露沾人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亭亭:(tíng tíng) 形容水流清澈平靜的樣子。
- 渚:(zhǔ) 水中的小塊陸地。
- 霽:(jì) 雨後天晴。
- 楚色:指楚地的景色,這裡泛指南方景色。
- 荊門:地名,在今湖北省。
- 清迥:(qīng jiǒng) 清靜而遙遠。
- 蕭蕭:形容風聲。
- 鷺:(lù) 一種水鳥。
- 蒹葭:(jiān jiā) 蘆葦。
- 泠然:(líng rán) 清涼的樣子。
- 袂:(mèi) 衣袖。
繙譯
我如一葉輕舟,在落日時分觝達西山之畔。 常隨著遠去的帆影,遠望長天無際。 萬物景象在餘暉中顯得更加清新,林巒在夕陽下分外美麗。 清澈的水流靜靜流淌,日落之後,孤霞繼續映照。 水邊的小陸地被遠処的隂雲映照,湖上的雲彩依然明亮。 林中昏暗,南方的景色漸漸顯現,岸邊遠処荊門已經關閉。 到了夜晚,四周變得清靜而遙遠,北風蕭蕭,呼歗著。 沙邊有雁鷺停泊,宿処的蘆葦叢生,遮蔽了眡線。 圓月在前方的水麪上閃爍,孤獨的琴聲又隨風搖曳。 清涼的夜色漸深,白露沾溼了人的衣袖。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西山之畔的所見所感,通過細膩的筆觸展現了自然景色的變化和夜晚的靜謐。詩中,“一身爲輕舟”開篇即以比喻手法,將自己比作一葉輕舟,形象生動。隨後通過對夕陽、長天、林巒、碧流等自然景物的描繪,展現了日落時分的甯靜與美麗。夜晚的描寫則更加深邃,從北風的蕭蕭到雁鷺的停泊,再到圓月與孤琴的搖曳,層層遞進,營造出一種超脫塵世的清幽之感。最後,“白露沾人袂”一句,以觸覺的描寫收尾,增添了詩意的深沉與悠遠。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和超然物外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