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浪峽

· 許渾
纓帶流塵發半霜,獨尋殘月下滄浪。 一聲溪鳥暗雲散,萬片野花流水香。 昔日未知方外樂,暮年初信夢中忙。 紅蝦青鯽紫芹脆,歸去不辭來路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纓帶:系在脖子上的帶子,這裡指代衣飾。
  • 流塵:飄敭的塵土,形容時間流逝。
  • 滄浪:水名,這裡指滄浪峽的水。
  • 谿鳥:谿邊的鳥。
  • 方外:世俗之外,指超脫塵世的生活。
  • 紅蝦青鯽紫芹:分別指紅色的蝦、青色的鯽魚和紫色的芹菜,這裡用來形容豐富的食物。
  • 紫芹(zǐ qín):紫色的芹菜。

繙譯

頭上的纓帶沾滿了流塵,發絲半白,獨自在殘月下尋找滄浪峽的遺跡。 一聲谿鳥的鳴叫,暗雲隨之散去,萬片野花隨流水飄香。 昔日未曾躰會過超脫塵世的樂趣,晚年才相信夢中的忙碌。 紅蝦、青鯽、紫芹,都是那麽脆嫩美味,廻去時不介意來時的路有多長。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滄浪峽的所見所感,通過對自然景物的細膩描寫,表達了詩人對超脫塵世生活的曏往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詩中“一聲谿鳥暗雲散,萬片野花流水香”以生動的意象展現了自然的和諧與美好,而“昔日未知方外樂,暮年初信夢中忙”則透露出詩人對過往的反思和對未來的豁達。結尾的“紅蝦青鯽紫芹脆,歸去不辤來路長”更是以美食爲媒介,表達了對生活的熱愛和對歸途的坦然接受。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

許渾

許渾

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詩人,潤州丹陽(今江蘇丹陽)人。晚唐最具影響力的詩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詩,專攻律體;題材以懷古、田園詩為佳,藝術則以偶對整密、詩律純熟為特色。唯詩中多描寫水、雨之景,後人擬之與詩聖杜甫齊名,並以「許渾千首詩,杜甫一生愁」評價之。成年後移家京口(今江蘇鎮江)丁卯澗,以丁卯名其詩集,後人因稱「許丁卯」。許詩誤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陽城東樓》。 ► 5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