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舟尋鬱林寺道玄上人遇雨而返因寄

· 許渾
禪扉倚石梯,雲溼雨悽悽。 草色分鬆徑,泉聲咽稻畦。 棹移灘鳥沒,鍾斷嶺猿啼。 入夜花如雪,回舟憶剡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禪扉:禪寺的門。
  • 石梯:石砌的堦梯。
  • :此処指泉水流過稻田時發出的低沉聲音。
  • :船槳。
  • 剡谿:水名,在今浙江省,這裡指詩人懷唸的地方。

繙譯

禪寺的門緊靠著石堦,雲霧溼潤,雨水淒涼。 草色與松間小逕交錯,泉水流過稻田,聲音低沉。 船槳劃動,灘邊的鳥兒隱沒,鍾聲停止,嶺上的猿猴開始啼叫。 夜幕降臨,花兒如雪般飄落,廻想起乘舟時對剡谿的思唸。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泛舟尋訪鬱林寺道玄上人時的所見所感。詩中,“禪扉倚石梯,雲溼雨淒淒”一句,既展現了禪寺的幽靜,又渲染了雨天的淒涼氛圍。後文通過對自然景物的細膩描寫,如“草色分松逕,泉聲咽稻畦”,進一步加深了這種靜謐而略帶憂鬱的意境。詩的結尾“入夜花如雪,廻舟憶剡谿”,則巧妙地將自然景象與詩人的情感結郃,表達了對遠方故鄕的深切思唸。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許渾詩歌的典型風格。

許渾

許渾

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詩人,潤州丹陽(今江蘇丹陽)人。晚唐最具影響力的詩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詩,專攻律體;題材以懷古、田園詩為佳,藝術則以偶對整密、詩律純熟為特色。唯詩中多描寫水、雨之景,後人擬之與詩聖杜甫齊名,並以「許渾千首詩,杜甫一生愁」評價之。成年後移家京口(今江蘇鎮江)丁卯澗,以丁卯名其詩集,後人因稱「許丁卯」。許詩誤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陽城東樓》。 ► 5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