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勤尊師歷陽山居

· 許渾
二十知兵在羽林,中年潛識子房心。 蒼鷹出塞胡塵滅,白鶴還鄉楚水深。 春坼酒瓶浮藥氣,晚攜棋局帶鬆陰。 雞籠山上雲多處,自斸黃精不可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羽林:古代皇家禁衛軍。
  • 子房:張良的字,漢初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
  • 蒼鷹:比喻勇猛的將領。
  • 出塞:出征邊塞。
  • 胡塵:指邊疆的戰亂。
  • 白鶴還鄉:比喻隱退或歸隱。
  • 楚水:指楚地的河流,這裏泛指南方。
  • 春坼:春天酒瓶打開。
  • 藥氣:藥的香氣。
  • 棋局:下棋的棋盤。
  • 鬆陰:松樹下的陰影。
  • 雞籠山:山名,具體位置不詳。
  • (zhú):挖掘。
  • 黃精:一種藥材,這裏指隱居的生活。

翻譯

二十歲時已知兵事,身在羽林,中年時暗自領悟了張良的心思。 像蒼鷹一樣出塞征戰,邊疆的戰亂得以平息,如白鶴般歸隱,回到楚水深處的故鄉。 春天打開酒瓶,藥香四溢,傍晚帶着棋盤,伴隨着松樹的陰影。 雞籠山上雲霧繚繞的地方,自己挖掘黃精,卻難以尋覓。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位中年將領的歸隱生活。詩中,「蒼鷹出塞」與「白鶴還鄉」形成鮮明對比,前者展現了將領的英勇與邊塞的安寧,後者則表達了歸隱的寧靜與深遠。詩人在春日的酒香與鬆陰下的棋局中,尋找心靈的慰藉。結尾的「自斸黃精不可尋」則透露出隱居生活的孤寂與超脫,表達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嚮往與追求。

許渾

許渾

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詩人,潤州丹陽(今江蘇丹陽)人。晚唐最具影響力的詩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詩,專攻律體;題材以懷古、田園詩為佳,藝術則以偶對整密、詩律純熟為特色。唯詩中多描寫水、雨之景,後人擬之與詩聖杜甫齊名,並以「許渾千首詩,杜甫一生愁」評價之。成年後移家京口(今江蘇鎮江)丁卯澗,以丁卯名其詩集,後人因稱「許丁卯」。許詩誤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陽城東樓》。 ► 5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