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行廬山東林寺

· 許渾
離魂斷續楚江壖,葉墜初紅十月天。 紫陌事多難數悉,青山長在好閒眠。 方趨上國期幹祿,未得空堂學坐禪。 他歲若教如范蠡,也應須入五湖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離魂:指離別時的愁緒。
  • 斷續:時斷時續。
  • 楚江:指長江,因古代楚國位於長江中下游而得名。
  • (ruán):河邊地。
  • 紫陌:指京城的道路。
  • 難數悉:難以一一數清。
  • 上國:指京城。
  • 期幹祿:期待做官。
  • 坐禪:佛教徒靜坐冥想,以期達到心無雜念的境界。
  • 范蠡:春秋時期越國大夫,後隱居五湖。
  • 五湖:指太湖及其附近的湖泊。

翻譯

我的離愁別緒時斷時續,如同楚江邊的河岸,樹葉開始飄落,初紅的十月天。 京城的事務繁多,難以一一數清,而青山依舊,適合悠閒地睡眠。 我正急忙前往京城,期待着做官的機會,卻未能找到空閒的房間學習坐禪。 將來若能像范蠡那樣,也應該會隱居在五湖的煙波之中。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離別之情的感慨,以及對繁忙世俗生活的厭倦和對隱居生活的嚮往。詩中,「離魂斷續楚江壖」描繪了詩人離別時的愁緒,而「葉墜初紅十月天」則通過自然景象的描寫,增強了離別的淒涼感。後兩句通過對京城繁忙生活和青山悠閒的對比,表達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渴望。最後兩句則通過范蠡的典故,寄託了詩人對未來隱居生活的憧憬。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

許渾

許渾

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詩人,潤州丹陽(今江蘇丹陽)人。晚唐最具影響力的詩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詩,專攻律體;題材以懷古、田園詩為佳,藝術則以偶對整密、詩律純熟為特色。唯詩中多描寫水、雨之景,後人擬之與詩聖杜甫齊名,並以「許渾千首詩,杜甫一生愁」評價之。成年後移家京口(今江蘇鎮江)丁卯澗,以丁卯名其詩集,後人因稱「許丁卯」。許詩誤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陽城東樓》。 ► 5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