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發天台中巖寺度關嶺次天姥岑

· 許渾
來往天台天姥間,欲求真訣駐衰顏。 星河半落巖前寺,雲霧初開嶺上關。 丹壑樹多風浩浩,碧溪苔淺水潺潺。 可知劉阮逢人處,行盡深山又是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天台(tiān tái):山名,位於浙江省天台縣。
  • 天姥(tiān mǔ):山名,位於浙江省新昌縣,與天台山相鄰。
  • 真訣:指道教的脩鍊秘訣。
  • 衰顔:衰老的容顔。
  • 星河:銀河。
  • 丹壑:紅色的山穀,形容山穀的景色。
  • 劉阮:指東漢時期的劉晨和阮肇,傳說他們曾入天台山採葯,遇仙。

繙譯

往來於天台山與天姥山之間,尋求道教的脩鍊秘訣以保持青春。 銀河半掛在巖前的寺廟之上,雲霧剛剛散開,嶺上的關隘顯現。 紅色的山穀中樹木衆多,風聲浩浩,碧綠的谿流邊苔蘚淺淺,水聲潺潺。 可以想象劉晨和阮肇遇到仙人的地方,走過深山之後又是連緜的山巒。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許渾在天台山與天姥山之間的旅行經歷,表達了他對道教脩鍊秘訣的曏往和對自然美景的贊美。詩中通過“星河半落”、“雲霧初開”等意象,展現了山中的神秘與壯美。後兩句通過劉阮的典故,增添了詩的神秘色彩,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深山幽穀的無限曏往。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自然與道教文化的深厚情感。

許渾

許渾

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詩人,潤州丹陽(今江蘇丹陽)人。晚唐最具影響力的詩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詩,專攻律體;題材以懷古、田園詩為佳,藝術則以偶對整密、詩律純熟為特色。唯詩中多描寫水、雨之景,後人擬之與詩聖杜甫齊名,並以「許渾千首詩,杜甫一生愁」評價之。成年後移家京口(今江蘇鎮江)丁卯澗,以丁卯名其詩集,後人因稱「許丁卯」。許詩誤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陽城東樓》。 ► 5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