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路逢寒食

· 張說
去年寒食洞庭波,今年寒食襄陽路。 不辭著處尋山水,秪畏還家落春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寒食:中國傳統節日,在清明節前一天,有禁火冷食的習俗。
  • 洞庭波:指洞庭湖,位於今湖南省北部。
  • 襄陽路:指襄陽,今湖北省襄陽市,路指旅途。
  • 著処:到処,処処。
  • 秪畏:衹怕。
  • 還家:廻家。
  • 春暮:春末,春天即將結束。

繙譯

去年寒食節時,我還在洞庭湖畔, 今年寒食節,我已行至襄陽的路上。 我不辤辛勞地四処尋找山水之美, 衹怕廻家時已是春末,錯過了春天的盛景。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比去年與今年寒食節的不同地點,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轉的感慨和對自然美景的曏往。詩中“不辤著処尋山水”展現了詩人對探索自然的熱愛,而“秪畏還家落春暮”則透露出對春天即將逝去的憂慮。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躰現了詩人對時光易逝和美好事物短暫的深刻感悟。

張說

張說

唐河南洛陽人,先世范陽人,居河東,字道濟,一字說之。武則天時應詔對策乙等,授太子校書。中宗時爲黃門侍郎。睿宗時進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勸睿宗以太子李隆基監國。玄宗開元初任中書令,封燕國公。後歷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兼朔方軍節度使,奏罷邊兵二十餘萬,又以府兵多逃亡,奏罷當番衛士,招募壯士以充宿衛。再兼中書令,又爲修書使,知麗正書院事。長於文辭,朝廷重要文件多出其手,與許國公蘇頲並稱“燕許大手筆”。爲李林甫所擠,罷相。卒諡文貞。有集。 ► 3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