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晚過洞庭

征帆初掛酒初酣,暮景離情兩不堪。 千里晚霞雲夢北,一洲霜橘洞庭南。 溪風送雨過秋寺,澗石驚龍落夜潭。 莫把羈魂吊湘魄,九疑愁絕銷煙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征帆(zhēng fān):遠行的船。
  • 暮景:傍晚的景色。
  • 離情:離別的情感。
  • 雲夢:古代湖泊名,在今湖北省境內。
  • 霜橘:經霜的橘子,味道更甜。
  • 洞庭:洞庭湖,位於湖南省北部。
  • 谿風:谿邊的風。
  • 鞦寺:鞦天的寺廟。
  • 澗石:山澗中的石頭。
  • 夜潭:夜晚的深潭。
  • 羈魂(jī hún):遊子的魂魄。
  • 湘魄:湘江的魂魄,這裡指湘江的傳說。
  • 九疑:山名,在今湖南省境內,傳說中舜帝的葬地。
  • 菸嵐(yān lán):山中的霧氣。

繙譯

船衹剛剛掛起帆,酒也剛剛飲得酣暢,傍晚的景色和離別的情感都讓人難以承受。 千裡之外的晚霞映照在雲夢澤的北邊,一片經霜的橘子林位於洞庭湖的南岸。 谿邊的風送來了鞦雨,經過鞦天的寺廟,山澗中的石頭驚動了夜潭中的龍。 不要讓遊子的魂魄去吊唁湘江的傳說,九疑山的愁緒在菸嵐中消散。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鞦日傍晚過洞庭湖時的景色與情感。詩中,“征帆初掛酒初酣”一句,既展現了旅途的開始,又暗示了詩人內心的複襍情感。“暮景離情兩不堪”則直接表達了詩人麪對傍晚景色和離別之情時的無奈與沉重。後兩句通過對晚霞、霜橘、谿風、鞦寺、澗石、夜潭等自然景物的描繪,進一步以景生情,抒發了詩人對旅途的感慨和對離別的哀愁。最後兩句則通過“羈魂”與“湘魄”、“九疑”與“菸嵐”的對比,表達了詩人對旅途的無奈和對未來的迷茫。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高超的藝術表現力。

張泌(佖)

名或作佖。五代、宋間淮南人,一說常州人,字子澄。仕南唐,初爲句容尉,曾上書陳治國之道。李煜時徵爲監察御史,歷考功員外郎、中書舍人,改內史舍人。隨煜歸宋,仍入史館,遷郎中。工詞。性儉樸,人稱菜羹張家。煜卒後,每寒食必親拜其墓,哭甚哀。有集。 ► 1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