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詠鏡:讚美鏡子。
- 秦宮樣:秦朝宮廷的樣式。
- 隱起:微微凸起。
- 雙蟠龍:兩條盤曲的龍。
- 銜珠:口中含着珠子。
- 儼:莊重、嚴肅的樣子。
- 匣中委清量:在匣子裏被清量(即被忽視)。
- 積翳:積聚的灰塵。
- 菱花:指鏡面,因古代鏡子背面常有菱形花紋。
- 虛心:空心的,這裏指鏡子內部空無一物。
- 蔽塵狀:被灰塵遮蔽的樣子。
- 羅袖拂:用絲綢袖子輕輕拂拭。
- 玉臺:指鏡臺,放置鏡子的地方。
翻譯
寶鏡如同明月一般,按照秦朝宮廷的樣式製作。 微微凸起的雙蟠龍,口中含着珠子,莊嚴地相對而立。 常常擔心君主未能察覺,它在匣中被忽視。 積聚的灰塵掩蓋了鏡面,虛心的內部被塵土遮蔽。 如果能夠用絲綢袖子輕輕拂拭,它的光芒將會在玉臺上重新閃耀。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鏡子的外觀和其所處的狀態,表達了對其被忽視的憂慮和對重獲光明的期待。詩中「寶鏡如明月」一句,既形容了鏡子的明亮,也暗示了其珍貴。後文通過「積翳掩菱花,虛心蔽塵狀」描繪了鏡子被塵埃覆蓋的現狀,而「倘蒙羅袖拂,光生玉臺上」則展現了對其重煥光彩的希望。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美好事物被埋沒的遺憾和對它們重獲重視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