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封泰山樂章豫和六首其五

· 張說
天道無親,至誠與鄰。 山川遍禮,宮徵維新。 玉帛非盛,聰明會真。 正斯一德,通乎百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宮徵(gōng zhǐ):古代音樂中的兩個音堦,這裡泛指音樂。
  • 玉帛(yù bó):古代用於祭祀的玉器和絲綢,這裡指祭品。
  • 聰明(cōng míng):智慧和洞察力。
  • 會真(huì zhēn):領悟真理。

繙譯

天道公正無私,衹有至誠之心才能與之親近。 我們遍禮山川,音樂也隨之更新。 祭品雖不豐盛,但智慧能領悟真理。 堅守這一道德準則,就能與百神相通。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天道的敬畏和對至誠之心的推崇。詩人認爲,天道是公正無私的,衹有那些懷有至誠之心的人才能與之親近。通過遍禮山川和更新音樂,詩人表達了對天道的敬仰之情。同時,詩人強調了智慧的重要性,認爲即使祭品不豐盛,衹要有智慧就能領悟真理。最後,詩人提出了堅守道德準則的重要性,認爲衹有這樣才能與百神相通,達到天人郃一的境界。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天道和至誠之心的深刻理解。

張說

張說

唐河南洛陽人,先世范陽人,居河東,字道濟,一字說之。武則天時應詔對策乙等,授太子校書。中宗時爲黃門侍郎。睿宗時進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勸睿宗以太子李隆基監國。玄宗開元初任中書令,封燕國公。後歷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兼朔方軍節度使,奏罷邊兵二十餘萬,又以府兵多逃亡,奏罷當番衛士,招募壯士以充宿衛。再兼中書令,又爲修書使,知麗正書院事。長於文辭,朝廷重要文件多出其手,與許國公蘇頲並稱“燕許大手筆”。爲李林甫所擠,罷相。卒諡文貞。有集。 ► 3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