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第送宋秀才遊岐下楊秀才還江東

· 許渾
年來不自得,一望幾傷心。 風轉蕙蘭色,月移鬆桂陰。 馬隨邊草遠,帆落海雲深。 明旦各分首,更聽樑甫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下第:科舉考試未中。
  • 岐下:地名,今陝西省岐山縣。
  • 江東:長江下游以東地區,今江蘇省一帶。
  • 蕙蘭:一種香草,常用來比喻高潔的品質。
  • 梁甫吟:古代楚國的一種民歌,後成爲一種詩體,多表達憂國憂民之情。

翻譯

多年來,我總是感到不自在,每次回望都讓人心痛。 風改變了蕙蘭的顏色,月光下,松樹和桂樹的影子移動。 馬兒隨着邊疆的草地遠去,帆船停泊在深深的海雲之中。 明天早晨,我們將各自分道揚鑣,那時我將再次聆聽那憂國憂民的《梁甫吟》。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友人離別的深情及對未來的憂思。詩中,「風轉蕙蘭色,月移鬆桂陰」描繪了自然景色的變化,暗喻人生的無常和變遷。末句「明旦各分首,更聽梁甫吟」則透露出詩人對未來的不確定感和對友情的珍視,以及對國家命運的關切。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深厚的文學功底和豐富的人生體驗。

許渾

許渾

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詩人,潤州丹陽(今江蘇丹陽)人。晚唐最具影響力的詩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詩,專攻律體;題材以懷古、田園詩為佳,藝術則以偶對整密、詩律純熟為特色。唯詩中多描寫水、雨之景,後人擬之與詩聖杜甫齊名,並以「許渾千首詩,杜甫一生愁」評價之。成年後移家京口(今江蘇鎮江)丁卯澗,以丁卯名其詩集,後人因稱「許丁卯」。許詩誤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陽城東樓》。 ► 5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