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溪頭:溪邊。
- 草堂:茅草蓋的堂屋,多爲隱者居住的地方 。
- 石牀:石頭做的牀,也指簡陋的牀榻。
- 重重(chóng chóng):形容聲音連續不斷,深沉。
翻譯
秋天的山巒萬里無雲,也沒有一絲風兒吹過,我靜靜地來到溪邊,看着明月從深邃的松林中緩緩升起。我居住的茅草屋門沒有關閉,石牀安安靜靜地在那裏,樹葉間露珠墜落,發出接連不斷、沉沉的聲響。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靜謐清幽的秋山夜景圖。詩的開篇描繪了秋山秋夜無雲無風的寧靜氛圍,奠定了整首詩清幽的基調。次句「溪頭看月出深鬆」,描繪出明月從松林中升起的美妙畫面,動靜結合,靜中有動。明月緩緩升起的動態與秋山的寧靜相互映襯,更顯空靈。後面「草堂不閉石牀靜」進一步表現環境的靜謐安寧,詩人連草堂門都不關閉,石牀安靜地在那裏,說明這裏毫無外界的驚擾,給人以悠然自在之感。而末句「葉間墜露聲重重」以動襯靜,露珠從樹葉間墜落,發出清晰的聲音,越發襯托出整個秋山夜晚的死寂。整首詩通過對秋山夜景中的自然景物的描寫,營造出一種寧靜、超脫塵世的意境,讓人彷彿能感受到詩人在這樣的環境中內心的平靜與淡泊,體現了詩人對這種清幽寧靜生活的享受與追求 。

張籍
張籍,字文昌,唐代詩人,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人。郡望蘇州吳(今江蘇蘇州),漢族,先世移居和州,遂爲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人。世稱“張水部”、“張司業”。張籍爲韓門大弟子,其樂府詩與王建齊名,並稱“張王樂府”,著名詩篇有《塞下曲》《徵婦怨》《採蓮曲》《江南曲》《秋思》等。
► 44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