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從兄別駕歸蜀

· 許渾
聞與湘南令,童年侍玉墀。 家留秦塞曲,官謫瘴溪湄。 道直奸臣屏,冤深聖主知。 逝川東去疾,霈澤北來遲。 青漢龍髯絕,蒼岑馬鬣移。 風悽聞笛處,月慘罷琴時。 客路黃公廟,鄉關白帝祠。 已稱鸚鵡賦,寧誦鶺鴒詩。 遠道書難達,長亭酒莫持。 當憑蜀江水,萬里寄相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湘南令:湘南地區的縣令。
  • 玉墀:宮殿前的石階,也用以指朝廷。
  • 秦塞:指秦地的邊塞,這裏泛指陝西一帶。
  • 瘴溪:指南方有瘴氣的河流。
  • :水邊。
  • 奸臣屏:奸臣被排除。
  • 逝川:比喻流逝的時光。
  • 霈澤:指恩澤。
  • 青漢:指天空。
  • 龍髯:龍的鬍鬚,比喻君王的恩澤。
  • 蒼岑:蒼翠的山峯。
  • 馬鬣:馬的鬃毛,這裏比喻山峯。
  • 風悽:風聲淒涼。
  • :樂器,這裏指笛聲。
  • 月慘:月光淒涼。
  • 罷琴:停止彈琴。
  • 客路:旅途。
  • 黃公廟:地名,具體位置不詳。
  • 鄉關:故鄉。
  • 白帝祠:位於重慶市奉節縣的白帝城,是三國時期劉備託孤的地方。
  • 鸚鵡賦:東漢末年禰衡所作的賦,表達了對自由的嚮往。
  • 鶺鴒詩:《詩經》中的一首詩,表達了兄弟情深。
  • 長亭:古代設在路旁的亭子,常用作餞別處。
  • 蜀江:指長江上游的四川段。

翻譯

聽說你將離開湘南,回到童年時侍奉玉墀的地方。你的家在秦塞的邊緣,而你卻被貶謫到瘴氣瀰漫的溪邊。你的正直使奸臣被排除,你的冤屈深得聖主知曉。時光如逝川般匆匆流逝,而恩澤卻遲遲未到北方。天空中的龍髯已斷,蒼翠的山峯也改變了模樣。風聲淒涼,笛聲何處,月光淒涼,琴聲已止。旅途經過黃公廟,故鄉有白帝祠。你已寫下了表達自由嚮往的鸚鵡賦,又怎能再誦讀表達兄弟情深的鶺鴒詩。遠方的書信難以送達,長亭的酒也不再持有。我將憑藉蜀江的水,萬里寄去我的相思之情。

賞析

這首詩是許渾送別從兄的作品,詩中充滿了對從兄的深情和不捨。詩人通過描繪從兄的貶謫經歷、自然景色的變遷以及旅途的孤獨,表達了對從兄命運的關切和對兄弟情誼的珍視。詩的結尾,詩人寄託了對從兄的相思之情於蜀江之水,展現了詩人深沉的情感和對未來的美好祝願。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是送別詩中的佳作。

許渾

許渾

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詩人,潤州丹陽(今江蘇丹陽)人。晚唐最具影響力的詩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詩,專攻律體;題材以懷古、田園詩為佳,藝術則以偶對整密、詩律純熟為特色。唯詩中多描寫水、雨之景,後人擬之與詩聖杜甫齊名,並以「許渾千首詩,杜甫一生愁」評價之。成年後移家京口(今江蘇鎮江)丁卯澗,以丁卯名其詩集,後人因稱「許丁卯」。許詩誤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陽城東樓》。 ► 5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