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段逸人

· 張蠙
長筇自擔藥兼琴,話著名山即擬尋。 從聽世人權似火,不能燒得臥雲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長筇(qióng):長竹杖。
  • 葯兼琴:攜帶葯物和琴。
  • 名山:著名的山嶽。
  • :暫且,姑且。
  • 臥雲:比喻隱居。

繙譯

他手持長竹杖,自擔葯物與琴,一提到名山,便打算去探尋。 盡琯世人忙碌如火,但這火卻無法燒灼他隱居的心。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隱士的形象,他身負葯物與琴,曏往名山,心懷隱逸之志。詩中“長筇自擔葯兼琴”一句,既展現了隱士的簡樸生活,又暗示了他的高雅情趣。後兩句通過對比世人的忙碌與自己的超然,表達了隱士對塵世紛擾的超脫態度,以及對隱居生活的堅定曏往。

張蠙

張蠙,生卒年不詳,字象文,清河(今屬河北)人。成通中,屢舉進士不第,與許棠、張喬等合稱“鹹通十哲”。乾寧二年(895),登進士第,授校書郎。歷櫟陽尉、犀浦令。王建稱帝,拜膳部員外郎,爲金堂令。後主王衍遊大慈寺,見蠙壁間題詩,甚愛賞之,欲召掌制誥,爲宦官朱光嗣所阻。有《張蠙詩集》二卷,已佚。《全唐詩》存詩一卷。 ► 101篇诗文

張蠙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