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荒驛

· 張蠙
古驛成幽境,雲蘿隔四鄰。 夜燈移宿鳥,秋雨禁行人。 廢巷荊叢合,荒庭虎跡新。 昔年經此地,終日是紅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荒驛:荒廢的驛站。
  • 雲蘿:雲霧和藤蘿,形容環境幽深。
  • 宿鳥:棲息的鳥。
  • 禁行人:禁止行人通行。
  • 廢巷:廢棄的小巷。
  • 荊叢:荊棘叢生。
  • 虎跡新:新鮮的虎的足跡,表明此地荒涼且有野獸出沒。
  • 紅塵:塵世繁華,比喻人世間的紛擾和繁華。

翻譯

古舊的驛站成了幽靜的境地,雲霧和藤蘿隔絕了四周的鄰里。夜晚的燈光驚動了棲息的鳥兒,秋雨使得行人無法通行。廢棄的小巷裏荊棘叢生,荒涼的庭院中留下了新鮮的虎跡。多年前我曾經過這裏,那時整天都是塵世的繁華。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荒廢驛站的景象,通過對比昔日的繁華與今日的荒涼,表達了時光流轉、世事無常的感慨。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雲蘿隔四鄰」、「秋雨禁行人」,營造出一種幽靜而神祕的氛圍。最後兩句回憶往昔,更增添了詩的深沉與哀愁。

張蠙

張蠙,生卒年不詳,字象文,清河(今屬河北)人。成通中,屢舉進士不第,與許棠、張喬等合稱“鹹通十哲”。乾寧二年(895),登進士第,授校書郎。歷櫟陽尉、犀浦令。王建稱帝,拜膳部員外郎,爲金堂令。後主王衍遊大慈寺,見蠙壁間題詩,甚愛賞之,欲召掌制誥,爲宦官朱光嗣所阻。有《張蠙詩集》二卷,已佚。《全唐詩》存詩一卷。 ► 10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