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詞

· 張蠙
日透珠簾見冕旒,六宮爭逐百花毬。 回看不覺君王去,已聽笙歌在遠樓。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冕旒(miǎn liú):古代帝王的禮帽和禮帽前後的玉串。
  • 六宮:古代帝王的妃嬪居住的地方,也泛指後宮。
  • 百花毬(bǎi huā qiú):用百花裝飾的球,古代宮廷中的一種遊戯用具。
  • 笙歌:泛指奏樂唱歌。

繙譯

陽光透過珠簾,我看見了戴著冕旒的君王,後宮的妃嬪們爭相追逐著百花裝飾的球。廻頭一看,不知不覺中君王已經離去,衹能遠遠地聽到笙歌從樓閣傳來。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細膩的描繪,展現了宮廷中君王與妃嬪的日常生活。詩中“日透珠簾見冕旒”一句,既描繪了宮廷的富麗堂皇,又暗示了君王的尊貴。後兩句則通過“廻看不覺君王去”和“已聽笙歌在遠樓”的對比,表達了宮廷生活的瞬息萬變和妃嬪們對君王的無盡思唸。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宮廷生活的繁華與寂寞。

張蠙

張蠙,生卒年不詳,字象文,清河(今屬河北)人。成通中,屢舉進士不第,與許棠、張喬等合稱“鹹通十哲”。乾寧二年(895),登進士第,授校書郎。歷櫟陽尉、犀浦令。王建稱帝,拜膳部員外郎,爲金堂令。後主王衍遊大慈寺,見蠙壁間題詩,甚愛賞之,欲召掌制誥,爲宦官朱光嗣所阻。有《張蠙詩集》二卷,已佚。《全唐詩》存詩一卷。 ► 10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