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可倫上人

· 張蠙
師教本於空,流來不自東。 修從多劫後,行出衆人中。 衲冷湖山雨,幡輕海甸風。 遊吳累夏講,還與虎溪同。
拼音

所属合集

#僧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nà):僧衣,這裏指僧人。
  • (fān):長方而下垂的旗子。
  • 海甸:海邊。
  • 虎溪:位於今江西省九江市廬山,因晉代高僧慧遠與詩人陶淵明、道士陸修靜的故事而著名。

翻譯

師傅教導的根本在於空無,這教義流傳並非來自東方。 修行經歷了無數劫難之後,纔在衆人中顯現出來。 僧衣在湖山雨中顯得冷清,幡旗在海邊的風中輕輕飄揚。 在吳地遊歷講學,連續數夏,最終還是回到了虎溪,與那裏的僧侶共同修行。

賞析

這首作品讚美了可倫上人的修行與教誨。詩中,「師教本於空」一句,直接點明瞭佛教的核心教義——空性,強調了可倫上人的教誨之深邃。後文通過「修從多劫後,行出衆人中」展現了上人歷經劫難、超脫衆生的修行歷程。詩的末尾,以「遊吳累夏講,還與虎溪同」作結,既表達了上人遊歷講學的辛勞,也暗示了他最終迴歸本源,與志同道合者共同修行的寧靜與滿足。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佛教僧人的精神風貌。

張蠙

張蠙,生卒年不詳,字象文,清河(今屬河北)人。成通中,屢舉進士不第,與許棠、張喬等合稱“鹹通十哲”。乾寧二年(895),登進士第,授校書郎。歷櫟陽尉、犀浦令。王建稱帝,拜膳部員外郎,爲金堂令。後主王衍遊大慈寺,見蠙壁間題詩,甚愛賞之,欲召掌制誥,爲宦官朱光嗣所阻。有《張蠙詩集》二卷,已佚。《全唐詩》存詩一卷。 ► 10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