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緝熙河源道中聞林琰兇問林琰即秉之

大塊無心任去來,先生何事獨興哀。 生前只對一樽酒,死後須埋幾尺灰。 處處花開狂雨損,年年春被杜鵑催。 白頭襟抱胡爲爾,得放開時且放開。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大塊:指大地。
  • 無心:沒有意識,自然的意思。
  • 任去來:任憑萬物生滅變化。
  • 先生:指作者自己。
  • 何事:爲何。
  • 獨興哀:獨自感到悲哀。
  • :古代盛酒的器具。
  • 幾尺灰:指墓地,人死後埋葬的地方。
  • 狂雨:猛烈的大雨。
  • 杜鵑:一種鳥,常在春天啼叫,聲音悲切。
  • 白頭:指年老。
  • 襟抱:胸懷,抱負。
  • 胡爲爾:爲何如此。
  • 得放開時且放開:能放下的時候就放下。

翻譯

大地自然地任憑萬物生滅變化,我爲何獨自感到悲哀? 生前只需對着一杯酒,死後只需埋在幾尺的墓地。 處處花開卻被狂雨摧殘,每年春天都被杜鵑的啼叫催促。 年老的我胸懷抱負爲何如此,能放下的時候就放下吧。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生死、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詩中,「大塊無心任去來」描繪了大自然的無意識和萬物生滅的必然性,而「先生何事獨興哀」則反問自己爲何要獨自悲傷。通過對比生前的簡單與死後的歸宿,以及自然界中花開與雨損、春來與杜鵑啼叫的景象,詩人表達了對人生無常和世事變遷的感慨。最後,詩人以「白頭襟抱胡爲爾,得放開時且放開」作爲結語,勸慰自己及讀者,面對生命的無常,應學會放下,順應自然。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透露出一種超脫和豁達的人生態度。

陳獻章

明廣東新會人,字公甫,號石齋,晚號石翁,居白沙裏,學者稱白沙先生。正統十二年,兩赴禮部不第。從吳與弼講理學,居半年而歸。筑陽春臺,讀書靜坐,數年不出戶。入京至國子監,祭酒邢讓驚爲真儒復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檢討,乞終養歸。其學以靜爲主,教學者端坐澄心,於靜中養出端倪。蘭溪姜麟稱之爲“活孟子”。又工書畫,山居偶乏筆,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時呼爲茅筆字。畫多墨梅。有《白沙詩教解》、《白沙集》。 ► 21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