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丘一成三首

· 陳繗
奉侍高堂跡久韜,半巖水石數間茅。 潤沾曉露蒼苔滑,寒鎖春雲綠樹高。 映竹謾看雞啄黍,隔林空聽雞鳴皋。 溪橋回首斜陽外,路草凝煙共鬱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跡久韜:行蹤久已隱匿。
  • 蒼苔滑:青苔溼滑。
  • 雞鳴臯:雞在遠処鳴叫。
  • 鬱陶:憂思積聚的樣子。

繙譯

我長久地隱居在山間,侍奉著高堂,行蹤早已不爲人知。在半山腰的水石之間,有幾間簡陋的茅屋。清晨的露水滋潤著青苔,使其顯得溼滑,春天的雲霧寒冷地鎖住了高大的綠樹。竹林中,我空望著雞兒啄食穀物,遠処的樹林裡,衹能隱約聽到雞的鳴叫。在谿橋上廻首,衹見斜陽之外,路上的草叢中菸霧凝結,憂思如菸霧般積聚。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隱居山間的甯靜景象,通過“跡久韜”、“蒼苔滑”、“雞鳴臯”等詞語,傳達出詩人遠離塵囂、與自然和諧共処的意境。詩中“潤沾曉露”、“寒鎖春雲”等自然景象的描繪,展現了山間清晨的靜謐與生機。末句“路草凝菸共鬱陶”則巧妙地將自然景象與內心的憂思相結郃,表達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深沉感慨。

陳繗

陳繗,瓊山人。明孝宗弘治六年(一四九三年)進士,翰林院檢討。有《唾餘集》。事見清道光《廣東通志》卷六八。陳繗詩,以民國二十四年海南書局印《海南叢書》第五集《唾餘集》爲底本。 ► 26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