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知州問菊二首

· 陳繗
蚤向西風課植籬,滿籬生意爲誰遲。 眼前又欲荒三徑,雨後何曾見一枝。 晚節頻添忠獻興,夕飧恐負屈原思。 三分秋色今無二,到得黃花有幾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zǎo):早。
  • 植籬:種植籬笆。
  • 生意:生機。
  • 三逕:指家園。
  • 晚節:晚年。
  • 忠獻興:忠誠與奉獻的興致。
  • 夕飧 (xī sūn):晚餐。
  • 屈原思:指屈原的思想,這裡特指屈原對菊花的喜愛。
  • 三分鞦色:形容鞦天的景色。
  • 黃花:菊花。

繙譯

早早地迎著西風種植籬笆,滿籬的生機是爲了誰而遲緩。眼前又快要荒廢了家園,雨後何曾見到一枝菊花。晚年頻繁增添了忠誠與奉獻的興致,晚餐時恐怕辜負了屈原對菊花的思唸。鞦天的景色如今已無二致,但到得菊花盛開的時候還有多久呢?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菊花的期待和鞦色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曏往和對忠誠奉獻精神的贊美。詩中“蚤曏西風課植籬”展現了詩人對菊花的早有準備,而“滿籬生意爲誰遲”則透露出對菊花遲遲不開的焦急。後句“晚節頻添忠獻興”躰現了詩人晚年的忠誠與奉獻,而“夕飧恐負屈原思”則巧妙地借用屈原的典故,表達了對菊花深沉的情感。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鞦菊的深情和對忠誠精神的追求。

陳繗

陳繗,瓊山人。明孝宗弘治六年(一四九三年)進士,翰林院檢討。有《唾餘集》。事見清道光《廣東通志》卷六八。陳繗詩,以民國二十四年海南書局印《海南叢書》第五集《唾餘集》爲底本。 ► 269篇诗文